俗話說,“京油子、衛嘴子”,天津人能言善辯、言語幽默古今聞名。用天津話講,天津人“真哏兒”。目前中國流行的許多詞彙原來均出自天津人之口。
一段時間以來,“梗”這個字突然成為網紅。如果單純看網絡用法,可以分析推斷,“梗”被作為“包袱”使用,“鋪梗”就是為抖包袱作鋪墊。然而,在字典裡“梗”的詞義卻是草本植物的莖或枝,如“花梗”“菜梗”。可以說用法與字義毫無相關,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但是其實“梗”這個詞的出處是台灣人以訛傳訛,人雲亦雲誤傳出來的。因為灣灣那邊沒有“哏”字,于是用讀音相似的“梗”來替代。
天津方言有個詞兒:“膀大力”,就是說實在的,說真格的,實打實的,靠得住的意思。原指膀大腰圓,賣苦力幹粗活的人,就是憑肩膀吃飯的“苦大力”。因為在碼頭上扛包裝卸是實打實的硬活,來不得半點兒偷懶耍滑,所以後來把“膀大力”,引伸為說實在的、說真格的、不帶摻假的意思。
“膀大力”這個詞兒,可能是純粹的天津土話,是碼頭文化的産物。最初應該是碼頭工人,跑大船兒的,他們能接觸到外國人,天長日久活學活用就把這正宗“倫敦音”變成了地道天津味兒。
廣說諸事,其多若林 歡迎關注《說林》 津味津史,更津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