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我了解的清明節的來曆及傳統習俗

我了解的清明節的來曆及傳統習俗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1-11 22:57:29

我了解的清明節的來曆及傳統習俗(關于清明節的來曆和習俗知多少)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提起清明,人們自然會想起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詩。詩句勾畫出了一幅水墨畫,春雨、牧童、酒家,詩人匆匆的步履牽引着清明節的詩情。但在起初,清明并不具有這種意味,而隻是一種節氣的名稱。

我了解的清明節的來曆及傳統習俗(關于清明節的來曆和習俗知多少)2

清明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由于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來安排農事活動。清明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氣候轉暖,萬物複蘇。按《歲時百問》的說法:“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清明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民諺常說:“清明谷雨兩相連,耕田莫遲延。”“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 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産有着密切的關系。

我了解的清明節的來曆及傳統習俗(關于清明節的來曆和習俗知多少)3

清明時節,農産品豐富,也是集市最熱鬧的時候,北宋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則把人們帶入一番節日盛景,如林的店鋪、熙熙攘攘的人流、形态各異的車馬轎舟,一片忙碌、一派繁華盡在畫卷中。

我了解的清明節的來曆及傳統習俗(關于清明節的來曆和習俗知多少)4

清明節的來曆傳說

清明這種敦促春耕的節氣,是怎樣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的呢? 這與此前一天的寒食節有關。寒食節是中國古代較早的節日,傳說是在春秋時代為紀念晉國的忠義之臣介子推而設立的。

我了解的清明節的來曆及傳統習俗(關于清明節的來曆和習俗知多少)5

相傳晉獻公的妃子骊姬為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設毒計謀害了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重耳,為了躲避禍害流亡出走。跟他一道出奔的臣子中有一人叫介子推。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腿上割下一塊肉,用火烤熟給重耳吃。十幾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

我了解的清明節的來曆及傳統習俗(關于清明節的來曆和習俗知多少)6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賞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幾趟,介子推不來。晉文公隻好親自去請。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的時候,隻見大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已經背着老母躲進了綿山。晉文公便讓他禦林軍上山搜索,但沒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便會自己走出來的。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着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屍體一陣哭拜。安葬遺體時發現介子推脊梁堵着個柳樹洞,洞裡有 一片衣襟,上面題了一首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複清明。”

我了解的清明節的來曆及傳統習俗(關于清明節的來曆和習俗知多少)7

晉文公把介子推和他的母親安葬在那棵燒焦的大柳樹下。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谕全國,每年這天禁忌煙火,隻吃寒食。第二年,晉文公領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墳前,隻見那棵老柳樹死樹複活,綠枝千條,随風飄舞。晉文公望着複活的老柳樹,像看見了介子推一樣。祭掃後,晉文公把複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我了解的清明節的來曆及傳統習俗(關于清明節的來曆和習俗知多少)8

清明節的各種習俗

01

掃 墓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是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将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然盛行。紀念先人,慎終追遠;緬懷先烈,展望未來,共創幸福美好未來,是我們祭掃的主題。

我了解的清明節的來曆及傳統習俗(關于清明節的來曆和習俗知多少)9

02

踏 青

踏青,又叫春遊。古時也叫探春、尋春等。按陽曆來說,清明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人們經過一個沉悶的冬天後急需精神調整的心理需要。雲淡風清,春和景明,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遊衍莫忘歸”。我國民間長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習慣。

我了解的清明節的來曆及傳統習俗(關于清明節的來曆和習俗知多少)10

03

吃寒食

原始社會,先民們鑽木取火,火種來之不易,取火的樹種往往因季節變化而不斷變換,因此,改火與換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回三月,正值改火的時節,人們在新火未到之時,要禁止生火。漢代稱寒食節為禁煙節,因為這天百姓人家不得舉火,到了晚上才由宮中點燃燭火,并将火種傳至貴戚重臣家中。

我了解的清明節的來曆及傳統習俗(關于清明節的來曆和習俗知多少)11

04

蕩秋千

秋千,意即揪着皮繩而遷移。它的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桠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闆的秋千。打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婦女兒童所喜愛。

我了解的清明節的來曆及傳統習俗(關于清明節的來曆和習俗知多少)12

05

蹴 鞠

就是用足去踢球。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緊。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項運動。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我了解的清明節的來曆及傳統習俗(關于清明節的來曆和習俗知多少)13

06

放風筝

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筝下或拉線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筝放上藍天後,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我了解的清明節的來曆及傳統習俗(關于清明節的來曆和習俗知多少)14

07

插 柳

清明節民間有插柳習俗。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蔭。

我了解的清明節的來曆及傳統習俗(關于清明節的來曆和習俗知多少)15

08

拔 河

拔河早期叫“牽鈎”或“鈎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明于春秋後期,開始盛行于軍中,後來流傳于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時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我了解的清明節的來曆及傳統習俗(關于清明節的來曆和習俗知多少)16

09

植 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了解的清明節的來曆及傳統習俗(關于清明節的來曆和習俗知多少)17

來源: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