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種助力鄉村振興?“小西紅柿酸酸甜甜的,就是小時候的味道”今年春節期間,不少人前往山東省泰安高新區房村鎮的西紅柿采摘大棚采摘西紅柿2月28日,筆者走進其中一個西紅柿采摘大棚,西紅柿秧苗翠綠茁壯,紅的、黃的、綠的西紅柿像燈籠點綴其間,煞是好看,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秋冬種助力鄉村振興?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小西紅柿酸酸甜甜的,就是小時候的味道。”今年春節期間,不少人前往山東省泰安高新區房村鎮的西紅柿采摘大棚采摘西紅柿。2月28日,筆者走進其中一個西紅柿采摘大棚,西紅柿秧苗翠綠茁壯,紅的、黃的、綠的西紅柿像燈籠點綴其間,煞是好看。
房村鎮大棚西紅柿的發展,得益于科技特派員的技術指導。
泰安市農業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泰安農科院)專家團隊常年活躍在房村鎮蔬菜産業中,通過開展科技培訓、技術指導等方式服務房村鎮蔬菜産業發展。
“現在房村鎮大棚地大果西紅柿多是單幹整枝生長,從下往上一般結五穗或六穗果實,這幾穗果實相繼成熟後,人們也是自下而上采摘。對于小果的櫻桃西紅柿來說,采用雙幹整枝方式,櫻桃西紅柿果實個更小,如葡萄粒大,更方便消費者食用。”科技特派員、泰安農科院蔬菜研究所高級農藝師谷端銀博士說。
谷端銀作為山東省科技廳選派的服務基層的科技人員,近幾年來一直在房村鎮一個家庭農場開展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技術咨詢、基層人才培養培訓等科技服務。2020年,她主持的山東省技術創新引導計劃(科技特派員行動計劃)項目“設施鮮食番茄品種引進及高效栽培技術示範與推廣”在家庭農場實施,項目主要轉化泰安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近年來的科研成果,試驗、示範農用廢棄物作為有機基質進行土壤改良技術、高壟 水肥一體化栽培技術等,并培訓、引導村民使用新技術,實現高效農業。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谷端銀組建了10多個微信群,邀請相關的農業專家和農技推廣人員進群,經常發送蔬菜病蟲害防治、栽培技術要領等内容。農民朋友提出問題,她總是耐心給出指導意見。“隻要能給農民幫上忙,累點也高興。”用她的話說,“農事不等人,人不到,但信息和技術不能缺”。
在房村鎮,記者了解到,山東農業大學還聯合浙江大學,在房村鎮試驗無土栽培西紅柿。
“這種新型的無土栽培技術,用鋁箔紙做基質槽材料等,技術核心是感應探頭能根據基質水分量,自動控制施肥澆水,這就是數字化、智慧化農業。”科技特派員、山東農業大學園藝科學與工程學院王曉雲博士指着大棚裡的無土栽培西紅柿說,鋁箔紙卷成槽,裡面放置基質,給西紅柿提供營養,鋁箔紙卷周邊鋪設的白色無紡布,提高地面的反光,同時也能促進西紅柿的生長。
王曉雲說,她非常關注房村鎮西紅柿老葉、稭稈等的廢棄物處理問題。“西紅柿每天都有老葉需要處理,可這些老葉子當垃圾扔掉,有些可惜,還給垃圾清運帶來負擔。我們希望相關部門能和學校等聯合,做好西紅柿等蔬菜廢棄物的再利用,以及在深加工方面加大人力、物力,吸引更多的年輕人返鄉就業,将西紅柿産業做大做強。”她說。
科技支撐、科技引領。近年來,泰安高新區房村鎮以鄉村振興産業發展為引導,從單一大棚種植,到特色農場采摘,推進泰山西紅柿擴面、提質、增效。截至目前,房村鎮冬暖式大棚西紅柿産業已形成1000公頃、1萬個大棚的産業規模,大棚高新技術應用普及率超過70%,已成為長江以北重要的西紅柿種植産業基地,享有“齊魯番茄第一鎮”的美譽。(記者 馬愛平 通訊員 毛潔 李松 趙嘉琪 焦娟)
來源: 科技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