鈍按: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四,我們在微信上,不時可以看到朋友們發上來的關于慶祝“小年”的信息,但我要告訴大家的是,在中國古代,我們民間的“小年”不是在農曆二十三的今天,而是在二十四的明天,一直到現在,我們南方的大部分地區還是如此,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請由田鈍向諸位看官細細道來——
農曆臘月二十四,是俗稱的“小年”。在“小年”這天,民間還有祭竈神的習俗。
祭竈神是一項在漢族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傳統習俗。竈神是守竈之神,傳說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東廚司命竈王府君”,負責管理各家的竈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民間稱“竈王爺”、“竈君”,溫州話地區稱為“镬竈佛”或“镬竈菩薩”。
舊時,家家竈間都設有“竈神”神位。竈神龛大都設在竈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竈王爺的神像。沒有竈神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貼在牆上的。有的神像隻畫竈王爺一人,有的則有男女兩人,女神被稱為“竈王奶奶”。
在浙南民間,還流傳着不少有關祭镬竈佛的民間故事和俚語,其中有一句俚語叫做“上凳上桌,還想上灰閣”。灰閣就是镬竈佛坐的地方,這句俚語就是諷刺某人心不滿足,要高還要高、要好還要好的意思。
竈神,是漢族民間最富代表性,最有廣泛群衆基礎的流行神,寄托了漢族民衆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據史料記載,竈神在夏朝就已經成了漢族民間尊崇的一位大神。而祭竈的風俗由來甚久。記述春秋時孔子言行的《論語》中,就有“與其媚于奧,甯媚于竈”的話。
先秦時期,祭竈位列“五祀”之一。祭竈時要設立神主,用豐盛的酒食作為祭品。《淮南子》說,黃帝、炎帝“死作竈神”,職司人間善惡。據古籍《禮記·禮器》孔穎達疏:“颛顼氏有子曰黎,為祝融,祀為竈神。”《莊子·達生》記載:“竈有髻。”司馬彪注釋說:“髻,竈神,着赤衣,狀如美女。”還有的說竈神是鑽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說是神農氏的“火官”;或說是“黃帝作竈”的“蘇吉利”;或說竈神姓張,名禅,字子郭;衆說不一。
但不管怎麼說,沒有竈火,人們至今還在茹毛飲血,不能吃熟食,所以在舊時,上自天子,下至庶民,對竈神的祭祀都是十分虔誠的,這應該也是對教人吃熟食的“先竈者”的感恩和紀念吧。
相傳,每年農曆十二月二十四日,竈神上天,報告人間功過,定人禍福。因此,在古代,每到二十四日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打掃得幹幹淨淨,祭拜竈神。意在讓竈王爺嘗點兒甜頭,多說些好話。希望來年平平安安,生活更美好。
宋代詩人範成大《祭竈》詩雲:
古傳臘月二十四,竈君朝天欲言事。
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
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圓。
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竈君喜。
從詩中可見,在宋代,民間過小年和祭竈還是在農曆臘月二十四的。
那麼為什麼現在會出現過“小年”有農曆臘月二十三和二十四的兩個日子呢?
這就要說到清朝了。
清朝的皇帝從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二十三在坤甯宮祭神,為了節省開支,皇帝順便把竈神也拜了。以後王族、官府随之效仿,于臘月二十三祭竈,自此開始有了官民在不同日子過小年的分野。
在包括浙南在内的全國很多地方民間,至今尚有“官三民四”或“兵三民四”的說法,意思是官府兵營過臘月二十三,民間過臘月二十四。
後來,在北方的很多地方,也效仿官府,于農曆臘月二十三日晚上奉祀竈君,焚香祀送。
然而,包括平陽在内的南方大部分地區,還是頗有古風的,仍然秉承臘月二十四祭竈的傳統。
過去每逢臘月廿四,平陽縣城大街上還會聽到“镬竈神祭兒金銀花”的吆喝聲。
在我國很多地方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竈”的習俗,祭竈神,隻限于男子。而在我們浙南風俗中基本上都是由家庭主婦來操辦擺案。
具體操作方式是在竈神神像前擺上幾樣甜食、糖果、瓯柑及毛芋,點上紅燭、清香敬拜一番後,将竈神舊像揭下,用一塊黏稠的甜食或者是糖果粘在他嘴上,意在使其“嘴甜”隻能說好事,然後和用稻草紮成的“草馬”一起燒掉。這個過程就稱為“辭竈”,新年後再買一幅新畫像,将竈神請回貼上。
除了祭竈糖之外,吃“毛芋”是浙南過“小年”必不可少的一項食俗,各家将“毛芋”仔帶毛皮放在鍋裡煮熟後,合家在一起薄皮就食,意在來年如“毛芋”生長一樣,合家團圓,萬事如意,而俗稱“脖荠”的荸荠則意味着意來年能蓬勃生财。
在浙南溫州話方言地區的民間,還有一首順口溜叫做《廿四夜擺糖歌》,歌中有意識加入一些不是糖但諧音的詞語:
紅糖、白糖、芝麻糖,
落花生糖、凍米糖、雞腳糖,
天主堂、禮拜堂、大會堂。
随着時代的發展,特别是煤氣竈的普遍運用,傳統的柴火竈在平陽城區基本上已經銷聲匿迹,“小年”祭竈這一傳統習俗在城區也已經消失……
2016年貴一學堂的祭竈儀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