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擁有雄鷹的潛質、翺翔的抱負卻生生活成了雞的樣子,空有其才負終生,這不得不說是一種仲永式的人間悲劇。這種現象在生活中極為常見,絕大部分人都在辜負自己的才華,并沒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荒了天賦輸了人生。為什麼會這樣?
有這樣一個故事:
很久以前,山裡住着一位善良的農夫,以種地和打獵為生。一天,一位農夫在草叢裡看到一顆蛋,他以為是顆雞蛋,于是就撿了起來帶回家,并将它放在雞窩裡。獵人并不知道,這是從鷹巢裡滾落了出來的一隻鷹蛋。
鷹蛋被混雜在雞窩裡待孵的雞蛋當中,它除了大一點、白一點其他看不出任何與雞蛋不同的地兒,母雞也并沒有發現什麼異樣。過了幾天,鷹蛋和其它的雞蛋一樣,被孵化了出來。雖然長相跟其他的小雞決然不同,但它還是被母雞當成了自己的孩子,跟其他的雞寶寶一樣啄食、追逐、成長。
由于長相古怪,被許多小雞欺負和嘲笑,它經常會感到孤獨和痛苦。即便這樣他還是在慢慢地成長。
有一天,它跟着雞群在稻場上啄谷子。忽然,山那邊一道黑影飛掠了過來,雞們驚慌失措,到處躲藏。等到危機過去,大夥兒才松了一口氣。
“剛才那是一隻什麼鳥啊?”它問。
同伴告訴它:“那是一隻雄鷹。”
“喔,那隻鷹真是了不起,飛得那樣潇灑!”它發出内心地羨慕,“如果有一天,我也能像鷹一樣飛起來,那該多好!”
“簡直是癡心妄想!”它的夥伴毫不留情地訓斥它說:“你生來就是一隻雞,甚至連雞們都為你的醜陋感到丢臉,你怎麼可能像鷹一樣飛呢?”
鷹就這樣跟雞生活在一起,雖然也做過成為雄鷹的各種美夢,但它還是堅定地認為自己就是一隻長相醜陋的雞,自己也絕不能搏擊長空。
雄鷹從小跟雞生活在一起,用雞的思維去思考、學雞的方式去啄食、以雞的方式奔跑,于是它便真正成了雞。
很多人都會産生一絲憐憫,更會有些許期許,他們認為鷹根本就不應該活成雞的樣子。
故事依然在繼續。從孵化以後,農夫就發現它并不是一隻雞,随着小鷹慢慢成長,他知道這是一隻鷹。
當鷹長大後,善良的農夫決定将其放歸山林。于是,他将鷹放到山林裡,但這隻鷹又找回到了雞舍,嘗試了幾次都沒有成功,它總是能自己找回雞舍。
後來,農夫将鷹帶到一個懸崖邊上,将鷹扔了下去。鷹像雞一樣掙紮着墜落了一段時間以後,猛然用力煽動了一下翅膀,展翅飛走了。
很多人都會覺得這隻鷹已經完全進化,實現了醜小鴨變白天鵝的逆襲。
這樣的想法未免有點天真了,故事仍然沒有結束。
農夫激發出了鷹的部分潛能,它雖然會飛了,但由于其從小養成的思維模式并沒有得到改變,仍然用雞的方式去覓食,根本無法适應全新的生活方式,最終還是死于荒野之中。
故事有點悲涼,人們會習慣地認為鷹最終會完成蛻變,這都是故事裡人們的美好期望,但現實往往就是這麼殘酷。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會做着成為雄鷹的夢,真正成為雄鷹的卻少之又少,絕大多數人最後都活成了雞。并不是他們不夠努力,也不是不夠勤奮,最終卻成不了雄鷹,這是為什麼?
跟生活在雞舍裡的雄鷹一樣,我們一直用雞的思維去思考,這就直接導緻了其喪失了成為雄鷹的思想特征、行為特征,即便具有成為雄鷹的潛質,但最終還是無法搏擊長空。即便在某個時候可以展翅,如果不能擺脫固有的思維模式,最終也必然會歸于平凡。
其實,每個人都不缺理想,很多人也都想擺脫平凡實現人生逆襲,但絕大部分人又會感覺無從下手。于是,很多人就會找各種各樣的外部借口,從來不對自己進行深度反思。
人生如何破局?首當其沖是革心。何為革心?無非就在于提升認知水平、轉化思維方式。認知是基礎,這就需要多積累、多學習,思維是升華,需要不斷突破自己的思維局限,像雞一樣思考就隻能是隻雞,像蝙蝠一樣思考也隻能是一隻蝙蝠。
成功者有各種各樣的模式,但歸根結底,他們都具有非凡的思維力;而平庸者則受困于思維,表面上看是缺乏機遇、缺乏資源,而核心邏輯是自己的思維模式固化。不先改變自己傳統的思考方式,就無法尋求真正的改變,更無法實現人生的進化。
真正決定行為的是思維,真正能讓人蛻變的也是思維,所以,改變應該從思維開始,一直固守雞的思維模式就永遠也成為不了雄鷹。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