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的核心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作者:餘開亮、杭林(分别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美育的核心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作者:餘開亮、杭林(分别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
随着全球環境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一種新型的環境審美教育(簡稱“環境美育”)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環境美育不同于以往以藝術為中心的審美教育,它是圍繞着自然環境體驗而展開的一種切身性審美教育。環境美育通過對自然環境的科學認知與交融體驗來喚醒人對環境的審美感知,以促成人與外部世界關系的改善。在新時代生态文明建設語境下,環境美育的推行不僅有着現實性與迫切性,還對于進一步開展美育工作、完善教育體系極具意義。
環境美育的興起
環境美育的興起既是環境保護實踐推動的産物,也是對以往藝術美育進行理論反思的結果。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全球環境危機愈演愈烈。作為環境保護運動社會思潮之一的環境美學得以提出。環境美學以審美體驗回應環境問題,對人與自然的關系進行了多方面的理論建構,業已成為當代美學研究與環境保護理論的重要課題。環境美育正是在環境美學基礎上展開的一種集審美和環保理念為一體的新型教育活動。環境美育直面環境問題,配合生物學、地質學、生态學、人文曆史等知識,讓人直觀地置身環境并在全方位的感知中去體驗人與環境的和諧共存。
同時,環境美育也是在對以藝術為中心的美育理論進行批判的基礎上興起的。一直以來,藝術美被當作審美教育的典範而令人矚目,而自然、環境之美則備受冷落。即使是談論自然美,也往往不注意自然與藝術的區别,而套用藝術美的理論模式。環境美育正是通過對非功利性靜觀美學和美育理論的批判與反思,來建構自身的獨特性。
在理論反思方面,康德的非功利審美觀首當其沖。18世紀以來随着美學研究的主體轉向以及康德哲學對人主體理性的高揚,審美成為一種非功利的趣味判斷。康德将非功利性作為審美的本質規定,使得審美區别于認識、道德和生理等活動而獲得了獨立價值。由此,以非功利性為審美态度、以藝術品為主要靜觀對象、以精神的獨立與自由為核心價值的現代性藝術美育體系得以确立。環境美學認為這種将審美對象孤立化的靜觀審美模式并不适用于環境審美。在加拿大學者卡爾松看來,如果我們要形成對自然的正确審美判斷,就必須充分認識到我們所審美的自然不是一個孤立客體而是整體環境;在此過程中,對整體自然環境的科學認知是審美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在美國學者伯林特看來,審美的靜觀不足以感受廣袤的自然世界,人必須融入環境之中并調動自己全方位的感官,否則人對環境的審美體驗就是粗糙和膚淺的。
再者是對風景如畫觀念的反思。到了18世紀後期,當消遣和娛樂成為人的一種生活方式,風景如畫的審美觀念便在英國興起。如畫美是将自然環境當作風景畫來進行欣賞,從而将自然美壓縮為特定視角下的特定景觀之美。随着自然風景被設計成各種旅遊手冊、日曆照片以及明信片供遊人參考,這種欣賞自然環境的景觀模式也逐漸盛行。景觀模式依然是以藝術的審美方式來欣賞自然,其直接導緻人們對自然本身的欣賞很大程度上被限制在對風景形式之美的欣賞上。這種模式是環境審美和環境美育強烈批判和極力避免的。在卡爾松看來,景觀模式是将環境分成不同的景色模塊,而每一處景緻都應該由觀賞者從一個特定的地點通過合适空間距離來欣賞,從而形成對自然的特定印象。一旦人的觀賞角度發生改變,對于自然的印象也會随之發生改變。因此,風景如畫的景觀模式造成了自然審美欣賞的片面性與模糊性,使人無法真正感受自然環境的審美特性。
環境美育的特征
不同于藝術美育,環境美育具有更廣泛的學科交叉性與更鮮明的實踐品格。從教育的層面來說,環境美育提供的是一種科學認知自然環境的系統性知識;從審美體驗層面來說,環境美育注重人在審美中對環境的介入。
一方面,環境美育強調科學知識在審美教育中的作用。受現代性美學觀和藝術自律論的影響,以藝術為中心的審美教育往往是從主體的審美态度出發,通過對藝術品形式的感受來培養一種超脫的人格精神。這種藝術美育方式要求人在審美中擺脫理性知識的束縛而關注于藝術形式去獲得主體的審美愉悅。環境美育方式則挑戰了這種排斥知識性的審美規定。在卡爾松看來,不同于藝術品的形式結構性,自然環境是散亂而缺乏焦點的。為了避免環境審美體驗的雜亂無章與粗俗膚淺,需要借助科學知識來對環境審美體驗進行整理加工。同樣面對一個自然環境,欣賞者對環境中的動物或植被有無科學認知,其帶來的審美體驗是非常不同的。卡爾松認為,如果要想達到恰當的、正确的審美鑒賞就必須呼喚科學知識的出場。也就是說,在環境美育中,要将自然環境與生物學、地質學、生态學、自然史等科學知識關聯起來。隻有清楚所面對的自然是什麼,以及它們的演變和發展史,我們才能對周圍世界形成恰當的審美。
另一方面,環境美育注重審美中人對環境的介入。在傳統以藝術為中心的美育制度中,為了更好地将審美經驗與日常經驗進行區分,一般都是将藝術欣賞活動置于美術館、音樂廳、博物館等特定場所來進行。在這種藝術美育中,欣賞者需要擺脫功利性日常經驗的羁絆,以審美靜觀的态度去自由地欣賞藝術。環境美育超越了以視聽為高級感官的靜觀式藝術審美教育形式,而以更适合環境審美的介入美學作為自身的理論基礎。不同于發生在特定場所的藝術審美,環境審美是在開放、闊大和敞開的自然環境中進行的。人在進行環境審美時,自身就已經被環境包圍而處于其中。這意味着,審美主體不能再以那種與對象相區隔、相分離的靜觀态度來面對對象,而是要将主體介入環境中,在身體力行的真實感受中與對象交融一體。正如柏林特所言,他所倡導的是一種“大環境觀”,周圍的一切事物都要被囊括在内,而人也是組成環境的一分子。如果人要欣賞自然、欣賞環境,他就必須走進自然,實踐性地參與到環境中。同時,介入環境中的人在展開審美體驗時,打破了以往藝術審美中的感官等級制而将身體感官系統進行了全方位的調動。自然環境不同于藝術品,它本身充滿了色聲香味觸等多重審美特性。這些審美特性需要人的感官系統的全方位介入方能體驗。卡爾松就認為,環境是一種環繞之境。環境審美體驗是以人與周圍事物的聯動為中心,去形成一種知識性的認知與多感官聯動體驗相結合的綜合性感知。這種注重身體介入的環境美育,能使人對自然環境有更加全面的認識與切身的感受,能有效地促進人與自然環境關系的改善。
環境美育的時代價值
作為一種新型的美育方式,環境美育讓人走進自然環境,生動直觀地去接受自然環境的熏陶,身臨其境地去體驗自然環境之美。與以往的審美教育方式相比,環境美育有着自身的優勢與現實效用。推廣環境美育,并将之視為現有美育體系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時代作用。
首先,彌補傳統審美教育的短闆。一般而言,傳統的審美教育是以學習或欣賞某種具體門類藝術的方式來展開的。這種藝術審美教育有時因過于強調實踐而止于技能教育,有時又因過于強調靜觀而缺乏切身體驗。這兩種弊端都讓藝術美育的有效性大打折扣。相比較而言,環境美育既有實踐的品格又強調切身的體驗,能較好地做到知識傳授(理性)與審美體驗(感性)的平衡與協調。環境美育的出現恰能在體驗層面彌補具體門類藝術學習的短闆以及靜觀式藝術審美的不足。當人融入自然環境,以全方位的感官切身地體驗自然環境的活色生香時,一個人與自然交融合一的意義世界得以敞開。個體生命也會在這種“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審美體驗中領會人生在世的價值,促進人格的完善。
其次,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正由于環境美育的體驗屬性,當接受過環境美育的人對環境進行欣賞時,他們就會意識到必須走進環境當中。這時,環境和自然就不再是一個外在于人的客體,而是與人交融的統一體。這種統一性使人獲得與自然更加緊密的黏性,使人更加自由自覺地獲得人與自然的親密性,進而産生對自然的依戀、熱愛和尊重感。于是,善待自然的聲音便從人心底裡主動發出并轉化為一種積極行動。反之,破壞環境的行為将為人所不齒,因為這種行為在表面上看是破壞了一處自然對象,但在本質上卻破壞了人對自然的情感,破壞了人與自然的親密與友好。
最後,有助于培育新時代生态文明的審美觀念。生态文明審美觀是将生态文明放入美學的視野中進行思考,其核心是對生态的尊重與欣賞。生态文明審美觀不以從生态環境中孤立出來的單獨對象為美,而是在整體生态系統中來感受美。環境審美正是以身處其中的整體環境為對象去獲得人與環境交融的綜合性體驗,體現了一種生态智慧。在環境美育的引導下,人通過深度體驗将意識到自己不再是孤零零的個體,而是與周圍環境産生多重聯系的統一體中的一部分。受此影響,人在作出某種決定時,就不會僅考慮自身的價值和利益,還會考慮到生态環境本身的審美價值。經由環境美育,整個社會的生态文明審美觀将會逐步生成,最終造福世界。
《光明日報》( 2022年06月27日15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