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為什麼會有數九

為什麼會有數九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21 09:36:27

第九章 堅貞如一

原作作者:餘世亮

為什麼會有數九(是儀心中有民九)1

《呂氏春秋·貴公》記載了“管仲薦相”的故事。

在管仲臨終前,齊桓公前往問候并咨詢他誰可以擔任國家的宰相。齊桓公問;“鮑叔牙可以擔任宰相嗎?” 管仲回答說:“不行。我和鮑叔牙交情很好,鮑叔牙的為人清正廉潔,剛直不阿,看到不像自己(那樣正直)的人,便不去接近人家;一旦聽到别人的過錯,一輩子也不能忘記。”

齊桓公又問:“隰[xí ]朋可以嗎?”管仲回答說:“隰朋的為人,對勝過自己的人(賢人)追羨不已,對趕不上自己的人則勸勉不息,(常常)以自己趕不上黃帝為羞愧,對趕不上自己的人表示同情;他對于國政,細枝末節不去過問;他對于事物,分外事不去了解;對于人,不刻意去找小毛病。一定要我推薦宰相人選的話,那麼隰朋是合适的。”

許多人讀管仲薦相故事,大多認為,這故事主要是稱贊管仲出于公心不推薦好友鮑叔牙,而推薦隰朋為相。我的觀點是,管仲推薦隰朋為相出于公心不假,但不推薦鮑叔牙恰恰源于私心,以避免好友鮑叔牙不能勝任宰相職務而栽跟鬥。

其實,推薦人秉承的原則,就是所推薦的人能否勝任被推薦的崗位,這叫崗位匹配原則。說得直白一點,品德好,能力強的人,并非什麼崗位都能勝任!

講了管仲薦相故事,目的就是引出本文第一個故事:是儀是如何推薦人的。

為什麼會有數九(是儀心中有民九)2

一、進薦人才,刻意避免首因效應的影響

《三國志·是儀傳》記載,時時有所進達,未嘗言人之短。權常責儀以不言事,無所是非,儀對曰:“聖主在上,臣下守職,懼于不稱,實不敢以愚管之言,上幹天聽。”

是儀經常向皇帝進薦仕宦,但從來沒有說過被進薦人的短處,意思為是儀會向孫權介紹被推薦人的長處,他适合做什麼,但不會刻意指出被進薦人的缺點與不足。為此,孫權時常責怪是儀不指明事端,無所褒貶。

是儀辯解道:“聖主在上,下面的臣僚盡職盡責;為臣一直擔心自己不稱職,實在不敢以我淺陌片面的看法,幹擾陛下的明斷。”

是儀在進薦人才時,刻意不說被進薦人的缺點與不足,他是為了避免自己的偏見影響到皇上孫權自己的正确判斷。正如是儀自己所說,哪裡還敢多多說一些愚蠢的話,從而幹擾陛下的聖明決定呢?

為什麼會有數九(是儀心中有民九)3

(一)是儀的做法,無意中暗合心理學上的首因效應。首因效應由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首先提出的,也叫首次效應、優先效應或第一印象效應,指交往雙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對今後交往關系的影響,也即是“先入為主”帶來的效果。

雖然這些第一印象并非總是正确的,但卻是最鮮明、最牢固的,并且決定着以後雙方交往的進程。如果一個人在初次見面時給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那麼人們就願意和他接近,彼此也能較快地取得相互了解,并會影響人們對他以後一系列行為和表現的解釋。反之,對于一個初次見面就引起對方反感的人,即使由于各種原因難以避免與之接觸,人們也會對之很冷淡,在極端的情況下,甚至會在心理上和實際行為中與之産生對抗狀态。

(二)是儀的做法,無意中回避了人性的弱點:對他人缺點印象深刻。現實中,是否存在這種現象:缺點比優點更能讓你記住,而且更難以忘記。一是因為缺點具有獨特現象,因為與衆不同,所以更容易使人印象深刻。舉例子,一個單位百十号人,如果有一個人口吃,你肯定能一下子記住這個人,因為他與衆不同。二是為什麼不好的事情很難忘卻?因為人都有基本的價值取向,不好的事情與人的價值取向相抵觸相碰撞,使人産生防範和厭惡,所以在心裡的烙印特别深刻。

為什麼會有數九(是儀心中有民九)4

假如是儀進薦人才的同時,就向孫權介紹了被進薦人的“缺點”,孫權就記住了某人的缺點,或許對其使用産生負面影響。況且“缺點”概念很難界定,完全有可能是儀認定的“缺點”并不非真正的“優點的反面”,那就更麻煩了。正如管仲向齊桓公舉薦宰相時,鮑叔牙的“清正廉潔,剛直不阿”則成了他的不足,從而不适合做宰相。因此,一個人才的“缺點”,最終應該由人才使用者來認定和評判。

基于此,是儀推薦人,首先考慮的是這個人的優點,所以他向孫權介紹的也是這個人的優點和長處。是儀這樣做,還不完全出于有利于被推薦人,恰恰是為孫權考慮。是儀所推薦的人,是否能用,如何适用,這既是朝廷人事部門要做的事,也是孫權自己應該把關的事,不能将自己的主要意志強加給他人,特别是舉薦人不能影響皇上孫權的判斷!

(三)不言人之短,是一種最高水平的處世原則。《三國志·袁渙傳》記載,“袁渙字曜卿,是陳郡扶樂縣人。父親袁滂,曾任漢朝司徒。”裴松之在陳壽介紹袁渙簡曆處,注引了袁宏《漢紀》史料,對袁渙的父親袁滂為人處世做了介紹:“滂字公熙,純素寡欲,終不言人之短。當權寵之盛,或以同異緻禍,滂獨中立于朝,故愛憎不及焉。”

為什麼會有數九(是儀心中有民九)5

意思是說,袁滂字公熙,純正樸素而清心寡欲,始終不說别人的短處。當時正值有權勢的人受恩寵的興盛時期,有的人因為黨同伐異而招緻災禍,唯有袁滂在朝廷保持中立,所以愛與恨都涉及不到他。

當然袁滂的“終不言人之短”,涉及個人修養,與是儀舉薦人才時“不言人之短”有不同之處。在此轉述袁滂“終不言人之短”,是想說明處世之道要講究“不言人之短”。

俗話說,十個指頭各有長短,況且有血有肉且有思想的人呢?回到管仲舉相故事裡,齊桓公如果選的是禦史大夫(東漢時改名為“司空”),分管人事監管工作,鮑叔牙的清正廉潔,剛直不阿就是優點、是長處。因此在情況不明之時,莫言他人之短則是一種正确的做法。

二、為官之道:事國數十年,未嘗有過

《三國志·是儀傳》記載,事國數十年,未嘗有過。呂壹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聞者數四,獨無以白儀。權歎曰:“使人盡如是儀,當安用科法為?”

意思是說,是儀輔佐治國理政幾十年,從來沒有過錯。呂壹逐個告發各文武大臣,有的一個人再三因各種罪名被告發,唯獨拿不出罪名告發是儀。孫權歎息道:“假使人人都像是儀一樣,哪裡還用得着法律呢?”

為什麼會有數九(是儀心中有民九)6

(一)徐衆對是儀作出了極高的評價,讓我們開闊了視野。有關呂壹案件,我們在第五章《呂壹克星》做了介紹,在此就不再重複。在此轉述裴松之在注釋《是儀傳》時,引注了徐衆對是儀的評論:

是儀因為客居他鄉,在吳國任官,正遇上讒言奸邪橫行,面對君王嚴厲剛強的權威,命懸一線,禍事危急而身處危機,卻不與衆人随聲附和而陷害他人,不苟且偷生而喪失義氣,可以稱得上忠勇公正的賢人,即使是祁奚請求赦免叔向,辛慶忌求助朱雲忠誠而不谄媚君主,勇敢而不畏懼權勢,公而不忘私,正直而不與邪惡之人結交,憑借這四個品德,再加上文思敏捷尊崇待人而謙虛謹慎,言行和順,并盡力保護先後兩位太子(即孫登、孫和),潔身自愛,這不是很好嗎?

(二)陳壽對其偶像都沒敢用“事國數十年,未嘗有過”的評價。陳壽的《三國志》除了帝王級人物外,隻有諸葛亮和陸遜是一人一傳。然而,陳壽卻在《三國志》裡對是儀的評價,特地用了“事國數十年,未嘗有過”的評價,足以說明陳壽對是儀的認可!

當代偉人曾說過這樣一句名言:“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同理,是儀輔佐治國理政幾十年,從來沒有過錯,這是一種怎樣的境界呀。

為什麼會有數九(是儀心中有民九)7

與是儀同時代最偉大、最傑出的人物當數諸葛亮,他也不敢說自己“從來沒有過錯”,其實諸葛亮也犯過錯誤,比如,錯誤用了本不該用的馬谡作先鋒,導緻第一次北伐失敗,造成蜀國重大損失。

陸遜所犯的錯誤似乎比諸葛亮還多,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但是,大家應該記住,陸遜最後是憂郁而死,或者說是被孫權活活氣死,這說明陸遜在為人處世上要比是儀差好幾個檔次。

三、仁者不憂:有大德必得其壽

為什麼會有數九(是儀心中有民九)8

司馬遷說過,人固有一死。《三國志·是儀傳》記載,“及寝疾,遺令素棺,斂以時服,務從省約,年八十一卒。”意思是說,到了是儀卧病不起時,留下遺囑交代用不上油漆或顔色的棺材,用一般人所穿的衣服入殓,辦理喪事一定要簡省節約,八十一歲時去世。

建安五年(200年),孫權誠懇邀請“躬耕于會稽”的是儀輔佐自己,為此是儀來到吳縣,留在孫權身邊,專門掌管機要事務。之後,他也曾介入軍事領域,但在是儀的強烈要求下,是儀得以安心做個文官。

作為孫權的心腹,他既要做府中料理政務,總攬衆官員之事務,并辦理相關訴訟案件,還完成出使蜀國與提升兩國盟好關系,又要兼任宮中負責省尚書事務,兼職擔任衆公子讀書、學習,承擔輔導太子孫登、魯王孫霸任務。總之,是儀輔佐孫權治國理政幾十年,從來沒有過錯,這太不容易了!

為此,陳壽在《是儀傳》中對是儀個人修養的評價用了四個字:清恪貞素

為什麼會有數九(是儀心中有民九)9

清恪,是指廉潔恭謹;貞素,就是指貞純素樸。具體來說,是儀從政廉潔,為臣貞純,為人恭謹,對己素樸。

按照徐衆的說法,是儀為臣忠誠而不谄媚君主,勇敢而不畏懼權勢,公而不忘私,正直而不與邪惡之人結交,并盡力保護孫登、孫和兩位太子;為人尊崇待人而謙虛謹慎,言行和順,潔身自愛。

《禮記·中庸》曰:“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也就是說,道德高尚的人,必然會長壽。孔子就說過,“大德必得其壽”“仁者壽”。這就是說,一個人要健康長壽,必須把道德修養放在首位。

仁者壽,即德者壽。德者壽的觀點,是儒家養生思想最為集中而典型的體現。這是由于儒家特别注重個人道德修養在養生中的作用,主張突出個人養德的主動性,來達到道德自我完善的境界,并認為這是人們得以長壽的基本要素。

為什麼會有數九(是儀心中有民九)10

現代醫學認為,人是大腦皮層統率的完善生物體。因此,心理因素對人的健康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道德感是人的一種社會性高級情感。自我道德感的滿足,緩解了這方面的情感矛盾,減少了心理沖突,并通過大腦皮層,又給生理機制帶來良性影響,從而有益于人的健康。

三國是一個國人平均壽命不高的時代,劉備說過嘛,“年過五十不稱夭。年已六十有馀,何所複恨,不複自傷”,他活了63歲,所以沒有什麼遺憾的了。他的兩個兄弟關羽張飛年壽都不及他,諸葛亮就更不用說了,才活了54歲。曹操好一點,活了66歲。吳大帝孫權更長壽一些,他活了71歲。東吳的一個倔老頭張昭,硬生生活了81歲,與是儀一樣長壽。

德是養生之根,德高壽長。生活在三國動亂時期的是儀,能夠活到八十一歲,也算是個罕見的長壽者,這也印證了“仁者壽”的科學性。

為什麼會有數九(是儀心中有民九)11

在是儀、徐詳、胡綜合傳裡,陳壽總評:是儀、徐詳、胡綜都是孫權時期承擔政務振興事業的人。他們各自受到信任,用一座大廈來作比方,他們大概起的是屋頂上面椽子的輔助作用吧!

《道德經》裡有句名言: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意思是說,聖人常常是沒有私心的,以百姓的心為自己的心。本文主人公是儀,就是一位沒有私心的官員,他以老百姓的利益為重。

用“肩上有責,心中有民”之語,評價是儀也不為過。故我将“是儀評傳”系列文章,取名為《心中有民》。

為什麼會有數九(是儀心中有民九)12

注:

①祁奚,别号祁黃羊,春秋晉國人,以“外舉不棄仇,内舉不失親”的唯賢是舉出名。

②叔向,即羊舌肸,春秋時期晉國政治家,曾被範宣子所囚,是祁奚求情而得以重用,他卻沒有向祁奚道謝就回去了,因為他知道祁奚救他是為了國家利益。

③辛慶忌,西漢将領,曾叩頭流血冒死進言救下以下犯上直言進谏的朱雲。

④朱雲,西漢将領,曾直言進谏請求斬殺漢成帝信任和敬重的老師張禹,被皇帝下令處斬,他緊緊攀住殿上的欄杆,奮力掙紮,竟把欄杆折斷了。後來被辛慶忌求情救下。

⑤除“仁者壽”“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圖片來自網絡,其他圖片均由攝影師餘媛提供,不勝感激!

為什麼會有數九(是儀心中有民九)1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