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賀蓓 通訊員楊柳青7月6日上午,廣東省教育廳、佛山市人民政府、南海區人民政府與華南師範大學簽署四方共建協議。根據協議,四方将圍繞廣東省高等教育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和“沖補強”提升計劃建設目标,緊扣佛山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在華南師大南海校區現有辦學基礎上,建設服務佛山産業發展需求的新工科和交叉學科專業,推動南海校區“國際化、新工科、交叉學科、研究型”辦學新發展,把南海校區辦成具有全球視野、紮根地方的國際化校區和産學研合作示範區。
根據四方共建計劃,到2022年,南海校區全日制本科辦學規模達4000人左右;到2025年,碩士和博士研究生辦學規模達1000人左右。南海校區将建立起一支高水平、國際化的南海校區專任教師隊伍,并結合佛山市、南海區産業發展需求,組建創新發展研究院,下設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大數據研究中心、金融工程中心、跨境教育質量保障研究中心等,服務佛山市、南海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廣東省教育廳廳長景李虎,佛山市市長朱偉,華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朱孔軍、校長王恩科,南海區區長顧耀輝等領導出席當天上午的簽約儀式。省教育廳廳長景李虎、佛山市市長朱偉、南海區區長顧耀輝和華南師範大學校長王恩科代表各方簽署共建協議。簽約儀式由佛山市副市長譚萍主持。
景李虎指出,廣東省教育廳、佛山市政府、南海區政府、華南師大實施四方共建華南師大南海校區恰逢其時,是深入貫徹落實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十九大“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現高等教育内涵式發展”,推動區域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具體舉措。佛山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毗鄰港澳,與廣州共同構成“廣佛都市圈”和“粵港澳大灣區”,是“珠江—西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國唯一的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城市,佛山産業轉型升級需要大力發展高等教育來引領。近兩年來,佛山市先後出台加快高等教育發展實施意見,制定高等教育辦學機構引進建設、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高層次人才培育引進扶持政策,推動佛山、南海高等教育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他強調,佛山市政府、南海區政府、華南師範大學要以共建南海校區為契機,進一步深化市區校合作、産教融合,不斷加強人才引育和協同創新,進一步推進強強聯合、共謀發展,實現雙赢。
朱偉指出,此次共建校區合作協議的簽署,是佛山提升創新驅動發展水平的一件大事,佛山高等教育又取得實質性進展。佛山市将以此為契機,主動加強與華南師大的溝通協商,全力支持華南師大南海校區建設盡快取得新成果,積極探索高等教育發展新模式,推動高等教育發展再上新台階。同時,堅定加快佛山市高等教育發展的實施意見,以優化高等教育結構為主線,以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為着力點,着力推進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建設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加快省屬駐地本科高校建設,力争将佛山建設成為産教相促、協同創新、城産人教融合發展的南方高等教育名城。
顧耀輝指出,重視和發展教育是南海的優良傳統,近年來更是把發展高等教育擺在優先戰略地位。華南師大南海校區是最早進駐南海的省部共建、雙一流、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不斷加強和深化校地合作共建是再造高質量發展新南海的必然要求,四方共建必将為南海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更加強大和有力的人才支撐,大力支持華師南海校區的發展,共同把南海校區辦好、辦出特色、辦出品牌,是辦人民滿意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南海區政府義不容辭。
朱孔軍表示,華南師大南海校區将緊緊圍繞佛山市、南海區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未來重大需求,以國際化為路徑,努力建設成為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高度融合的“國際化、新工科與交叉學科、高水平、研究型”校區、人才培養的特區、國際化辦學的示範區、體制機制改革的試驗區、産學研合作的示範區,以合作共建為戰略機遇,奮力推進校區各項建設,為佛山市、南海區經濟社會發展和産業轉型升級貢獻華師力量。為推動我省加快建設教育強省,努力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