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宋代五大家的曆史

宋代五大家的曆史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30 17:40:08
《國學知多少》第六篇:宋代書法成就最高的“宋四家”指的是誰?

宋代五大家的曆史(國學知多少第六篇)1

宋四家:

宋四家是中國北宋時期四位書法家蘇轼、黃庭堅、米芾和蔡襄的合稱。這四個人大緻可以代表宋代的書法風格,而且成就最高,故稱“宋四家”。

明清以來,有一些人認為宋四家中的“蔡”原本應該是蔡京,後人不齒其為人,所以把蔡京換為蔡襄,并認為蔡襄的藝術成就在蔡京之上。

宋代五大家的曆史(國學知多少第六篇)2

宋代五大家的曆史(國學知多少第六篇)3


——【蘇轼】

蘇轼《前赤壁賦》

蘇轼

蘇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詩詞開豪放一派,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以詩文稱著于世,世稱"三蘇"。

蘇轼少負才名,博通經史。宋嘉佑二年(1057年)進士,曾官禮部尚書,翰林學士等職。他一生坎坷,多次被貶官放逐。他在宋神宗時曾受重用,然因新舊黨争,屢遭貶抑,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方官;又因作詩"讪謗朝政",被人構陷入獄。出獄後貶黃州。此後幾經起落,再貶惠州、瓊州,一直遠放到儋州(今海南儋縣),從此随緣自适,過着讀書作畫的晚年生活。直到元符三年(1100年)宋徽宗即位,他才遇赦北歸。建中靖國元年(1101年)七月死于常州。

蘇轼為人正直、性曠達,才華橫溢,詩詞文賦而外,對書畫也很擅長,他的書法從"二王",顔真卿,柳公權,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楊凝式各家吸取營養,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努力革新。他講自己書法創作過程時說:"作字之法,識淺見狹學不足,三者終不能盡妙,我則心目手俱得之矣。"他又說:"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他重在寫"意",寄情于"信手"所書之點畫。蘇轼的字看似平實、樸素,但有一股汪洋浩蕩的氣息,就像他淵厚的學問一樣,神龍變化不可測。 他長于行書、楷書, 筆法肉豐骨勁, 跌宕自然, 給人以"大海風濤之氣"、"古槎怪石之形"的藝術美感。 蘇轼的書法,後人贊譽頗高。黃庭堅他在《山谷集》裡說:"其書姿媚……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勁……至于筆圓而韻勝,挾以文章妙天下,忠義貫日月之氣,本朝善書,自當推(蘇)為第一"。明董其昌盛贊他"全用正鋒,是坡公之蘭亭也"。傳世書迹有《前赤壁賦》、《黃州寒食詩帖》、《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等。


——【黃庭堅】

黃庭堅《花氣熏人帖》

黃庭堅(1045年-1105年)字魯直,号山谷道人,後世稱他黃山谷,晚号涪翁,洪州分甯(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詩人,書法家。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神宗熙甯三年(1070年),王安石為宰相,實行新法遭到以司馬光為首的保守派猛烈反對。後來新舊兩黨鬥争愈演愈烈,一直延續到北宋滅亡。在這場鬥争中,黃庭堅站在舊黨一邊,他雖然沒有積極參加這場鬥争,但他的一生一直卷在鬥争的旋渦裡。

黃庭堅出于蘇轼門下,與張耒、秦觀、晁補之并稱為"蘇門四學士",後與蘇轼齊名,世稱"蘇黃"。他最重要的成就是詩。詩論标榜杜甫,但是強調讀書查據,以故為新,"無一字無來處"和"脫胎換骨,點鐵成金"之論。他在宋代影響頗大,開創了江西詩派。他又能詞,兼擅行、草書。

書法初以周越為師,後取法顔真卿及懷素,受楊凝式影響,尤得力于《痊鹳銘》,筆法以側險取勢,縱橫奇倔,字體開張,筆法瘦勁,自成風格。《宋史·文苑傳》稱他:"庭堅學問文章,天成性得,陳師道謂其詩得法杜甫,善行草書,楷法亦自成一家。與張耒、晁補之、秦觀俱遊蘇轼門,天下稱為四學士。"他自己說:"餘學草書三十餘年,初以周越為師,故二十年抖擻俗氣不脫。晚得蘇才翁,子美書觀之,乃得古人筆意。其後又得張旭,懷素,高閑墨迹,乃窺筆法之妙。"


——【米芾】

米芾書法

米芾((1051~1107)),字元章,号襄陽漫士、海嶽外史、鹿門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後定居江蘇鎮江。

因他個性怪異,舉止颠狂,遇石稱“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稱“米颠”。宋徽宗诏為書畫學博士,人稱“米南宮”。米芾能詩文,擅書畫,精鑒别,集書畫家、鑒定家、收藏家于一身,他在“宋四家”中首屈一指。其書體潇散奔放,又嚴于法度。《宋史·文苑傳》說:“芾特妙于翰墨,沈著飛翥,得王獻之筆意。”米芾平生于書法用功最深,成就最大。他少時苦學顔、柳、歐、褚等唐楷,打下了厚實的基本功。蘇轼被貶黃州時,他去拜訪求教,東坡勸他學晉。1082年(元豐五年)開始,米芾潛心魏晉,以晉人書風為指歸,尋訪了不少晉人法帖,連其書齋也取名為“寶晉齋”。今傳王獻之墨迹《中秋帖》,據說就是他的臨本,形神精妙至極。米芾一生轉益多師,在晚年所書《自叙》中也這樣說道:“餘初學,先學寫壁,顔七八歲也。字至大一幅,寫簡不成,見柳而慕其緊結,乃學柳《金剛經》。久之,知其出于歐,乃學歐。久之,如印闆排算,乃慕褚而學最久,又摩段季轉折肥美,八面皆全。久之,覺段全澤展《蘭亭》,遂并看法帖,入晉魏平淡,棄鐘方而師師宜宮,《劉寬碑》是也。篆便愛《咀楚》、《石鼓文》。又悟竹簡以竹聿行漆,而鼎銘妙古老焉。”米芾自稱自己的作品是“集古字”,對古代大師的用筆法、章法及氣韻都有深刻的領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米芾學書在傳統上下了很大功夫。米芾未卷入政治漩渦,生活相對安定,後當上書畫博士,飽覽内府藏書,熟谙千載故事,古人得失,如數家珍。米芾以書法名世,他的成就完全來自後天的苦練,米芾每天臨池不辍,史料記載:“一日不書,便覺思澀,想古人未嘗半刻廢書也。”“智永硯成臼,乃能到右軍(王羲之),若穿透始到鐘(繇)、索(靖)也,可永勉之。”他兒子米友仁說他甚至大年初一也不忘寫字。(據孫祖白《米芾米友仁》)。米芾作書十分認真,自己說:“餘寫《海岱詩》,三四次寫,間有一兩字好,信書亦一難事”(明範明泰《米襄陽外記》)。一首詩,寫了三四次,還隻有一兩字自己滿意,其中的甘苦非個中行家裡手不能道,也可見他創作态度的嚴謹。米芾的書法在宋四家中,列蘇東坡和黃庭堅之後,蔡襄之前。然如果不論蘇東坡一代文宗的地位和黃庭堅作為江西詩派的領袖的影響,但就書法一門藝術而言,米芾傳統功力最為深厚,尤其是行書,實出二者之右。明代董其昌《畫禅室随筆》謂:“吾嘗評米字,以為宋朝第一,畢竟出于東坡之上。即米颠書自率更得之,晚年一變,有冰寒于水之奇。”皇帝的詢問書法,米芾自稱自己是“刷字”,明裡自謙而實點到精要之處,“刷字”,體現他用筆迅疾而勁健,盡興盡勢盡力。他的書法作品,大至詩帖,小至尺牍、題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縱變幻,雄健清新的特點。從現存的近六十幅米芾的手迹來看,“刷”這一個字正将米字的神采活脫脫地表現出來,無怪乎蘇東坡說:“米書超逸入神。”又說“海嶽平生篆、隸、真、行、草書,風樯陣馬。沉著痛快,當與鐘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米芾的書法影響深遠,尤在明末,學者甚衆,像文徵明、祝允明、陳淳、徐渭、王覺斯、傅山這樣的大家也莫不從米字中取一“心經”對後世影響極大。米芾除書法達到極高的水準外,其書論也頗多。著有《書史》、《海嶽名言》、《寶章待訪錄》、《評字帖》等。顯示了他卓越的膽識和精到的鑒賞力,對前人多有譏貶,然決不因襲古人語,為曆代書家所重,但過頭話也不少,诮顔柳、貶旭素,苛刻求疵。米芾傳世墨迹主要有《苕溪詩卷》、《蜀素帖》、《方圓庵記》、《天馬賦》等,而翰劄小品尤多。米芾擅水墨山水,人稱“米氏雲山”,但米芾畫迹不存在于世。


——【蔡襄】

蔡襄 (1012~1067),字君谟,興化(今福建仙遊)人。1030年(天聖八年)進士,先後在宋朝中央政府擔任過館閣校勘、知谏院、直史館、知制诰、龍圖閣直學士、樞密院直學士、翰林學士、三司使、端明殿學士等職,并出任福建路(今福建福州市)轉運使,知泉州、福州、開封(今河南開封市)和杭州府事。卒贈禮部侍郎,谥“忠惠”。

蔡襄《遠蒙帖》

蔡襄

蔡襄為人忠厚、正真,講究信義,學識淵博。宋四家中,蔡襄年齡輩份,應在蘇、黃、米之前。從書法風格上看,蘇轼豐腴跌宕;黃庭堅縱橫拗崛;米芾俊邁豪放,他們書風自成一格,蘇、黃、米都以行草、行楷見長,而喜歡寫規規矩矩的楷書的,還是蔡襄。蔡襄書法其渾厚端莊,淳淡婉美,自成一體。展卷蔡襄書法,頓覺有一縷春風拂面,充滿妍麗溫雅氣息。蔡襄其書法在其生前就受時人推崇備至,極負盛譽,最推崇他書藝的人首數蘇東坡、歐陽修。蘇東坡在《東坡題跋》中指出:“獨蔡君谟天資既高,積學深至,心手相應,變态無窮,遂為本朝第一。然行書最勝,小楷次之,草書又次之……又嘗出意作飛白,自言有翔龍舞鳳之勢,識者不以為過。”“歐陽修對蔡襄書法的評價真是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歐陽修說:“自蘇子美死後,遂覺筆法中絕。(《歐陽文忠公集》)黃庭堅也說:“蘇子美、蔡君漠皆翰墨之豪傑。”(《山谷文集》)北宋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評論蔡襄的草書曰:“以散筆作草書,謂之散草,或曰飛草,其法皆生于飛白,自成一家。存張旭懷素之古韻,有風雲變幻之勢,又縱逸而富古意。”《宋史·蔡襄傳》稱他:“襄工于手書,為當世第一,仁宗尤愛之。”許将《蔡襄傳》說:“公于書畫頗自惜,不妄為人,其斷章殘稿人悉珍藏,仁宗尤愛稱之。”朱長文《續書斷》:蔡襄書頗自惜重,不輕為書,與人尺牍,人皆藏以為寶。仁宗深愛其迹……及學士撰《溫成皇後碑》文,敕書之,君谟辭不肯書,曰:‘此待诏職也。儒者之工書,所以自遊息焉而已,豈若一技夫役役哉?從以上三段記載中,可以知道,蔡襄書法從當朝皇上到普通百姓都十分珍惜。由于他頗自惜,不妄為人書,所以傳世作品較少。另外可以看出當時書壇的風氣已完全轉向了詩文尺牍,而書碑則被看作是一技夫役役之事,為士大夫所不屑為,甚至連帝王的敕命也已不能左右之。這與唐代以前的情況有着根本的不同。蔡襄不是一個開宗立派的大師。總體上看,他的書法還是恪守晉唐法度,創新的意識略遜一籌。但他卻是宋代書法發展上不可缺的關紐人物。他以其自身完備的書法成就,為晉唐法度與宋人的意趣之間搭建了一座技巧的橋梁。蔡襄傳世墨迹有《自書詩帖》、《謝賜禦書詩》,以及《陶生帖》《郊燔帖》《蒙惠帖》墨迹多種,碑刻有《萬安橋記》、《晝錦堂記》及鼓山靈源洞楷書“忘歸石、”“國師岩”等珍品。

宋代五大家的曆史(國學知多少第六篇)4

宋代五大家的曆史(國學知多少第六篇)5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