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上網課家長有必要陪着嗎?我們怎麼了?我們所處的環境,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孩子在家上網課家長有必要陪着嗎?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怎麼了?
我們所處的環境
從大背景來看,目前國際上烏俄關系的戰火已經打響并開始了談判,這樣的局勢不僅是這兩國之間的人民受到影響,也同樣影響着我們。
很多來訪者在咨詢中呈現了他們的焦慮,比如說本來周末是不安排咨詢的,當來訪者的被迫害焦慮特别嚴重的時候,就在周末增加了咨詢。
同時,疫情并未結束,一直在延續,尤其香港疫情爆發,這些都影響着我們的安全感,即使未影響到我們的安全感,也影響到我們的生活。比如孩子不能返校,需要在家上網課……這樣的生活什麼時候才能恢複正軌?現在有很多國際的、外在的壓力、沖突存在,會讓人覺得很痛苦。此痛苦不是軀體上的,相信大多數國人并沒有感染,這種痛苦是一種“拳腳伸展不開”的感覺——“做什麼都不行,我總是在等待,我什麼都不确定”。
在這種巨大的不确定感大背景之下,我們感覺到生活失控了。當人處在一種被動、失控的狀态時,焦慮感、恐慌感、被迫害等體驗就會被激發出來。
父母們的困境
對于深圳的孩子來說,這應該是第三周上網課了。在這中間,很多家長表達:“孩子上網課一周了或者兩周了,我實在受不了了,我該怎麼辦?”,家長們也為此焦慮不堪:“我們生活在這樣的體制内,終歸是要受到體制的檢驗。如果孩子此刻放松了,而我未及時督促,那他落後了該怎麼辦?”
二
父母如何調适心理?
理解
為什麼家長那麼想要把孩子送回學校呢?其實,是彼此需要各自的空間。當孩子在家的時候,作為家長就需要投入很大的心力,尤其是全職媽媽。她們很多時候隻有在孩子上學後,才可以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相對獨立的空間。而在疫情防控期,生活空間被限制住了,人隻能在一個小小的範圍内活動,比如隻能待在家裡。這對于我們而言,是一種考驗,需要重新去學習如何安排生活及做心理上的調适。
家長們需要得到支持和理解,他們并不是平白無故地抱怨,并不是不願意付出去照顧好孩子,而是面對當下的生活處境,有困難,有自身有不容易的地方。
對于孩子來說也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他們失去了原本在學校的直接互動式的學習,需要重新适應和嘗試新的方式讓自己可以保持如在學校般同等注意力的專注。在這時, 孩子需要協助以适應不一樣的生活。
給彼此适度的空間
在家上網課,家長為什麼會焦慮呢?因為孩子不聽家長的話。當能夠返校,家長的心聲是:“我終于可以把他放到學校裡了”。
從本質上說,疫情的突發情況折射出來的是平時的親子關系問題,現在把原來逃避掉扔給學校處理的部分重新收攏了回來。每個家長和孩子的關系都是不一樣的,很多家長會這樣表達:“我看不得孩子,眼不見為淨。隻要不提寫作業、不提學習就母慈子孝,隻要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
現在很多家長和孩子就是這樣的互動關系。家長的焦慮在于——孩子在家上網課,他們與孩子緊密接觸的時間更長,進而讓家長們更恐懼頻繁地和孩子接觸。
那我們如何面對這樣的情況呢?“适度的保有空間”很重要——允許孩子做不到,也照顧好自己的情緒。
案例:
有家長表達: “為什麼别人家的孩子能專注地聽課呢? 當我偷偷地開門去看我的孩子,他一會兒拿橡皮擦來擦去,一會站起來走兩步,還偷吃東西。雖然老師通過屏幕能看到每個孩子的臉,但相對于學校,孩子們的自由度會有所提高。”
“在學校、在老師的眼皮底下,孩子不敢,但在家裡,我一說孩子,他就跟我急。我覺得老師能管住孩子,我管不住我的孩子。所以想依托于學校,讓老師來管他。我管他會發生沖突,我看到孩子這樣的狀态我接受不了。“
在家長與孩子近距離全天的接觸中,他們看着孩子的學習表現會煩躁不安,會引起憤怒。當孩子不符合自己期待的樣子時(比如不能專注地坐在電腦前聽課),家長會接受不了、會緊張焦慮,會覺得學校老師太好了。當孩子在學校時,自己看不到也會舒服點。
這樣的時候, 請先給自己一點空間去照顧好自己的情緒,同時,允許孩子做不到。
照顧好自己的情緒
案例:
有一家長,她家孩子有個特點——寫作業無法一次性完成,他會寫一會兒作業就撕一張紙,所以作業本越寫越薄。這位家長受不了孩子如此,但她學習了心理學,知道孩子這樣是出于自己内心的秩序,不能試圖去改變孩子。于是,她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每當孩子寫作業,她就出去跑步,有時甚至會跑很長時間。
當然這位媽媽是有清晰覺知的,她能夠有意識地通過跑步的方式來處理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同時她也能發現,她依然存在無法接納孩子行為的态度。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這位媽媽的跑步是一種防禦機制,她通過跑步來回避自己所産生的不舒服。她需要與孩子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夠擁有看起來良好的親子關系。她害怕與孩子近距離的相處,害怕看見那些能夠點燃她怒火的部分,害怕自己的怒火被點燃後會對孩子怒吼而傷害到孩子。但久而久之,親子關系就會變得疏離。
之前她可以通過外出跑步來緩解親子之間的壓力,但在這段疫情管控期間,無法外出了,外在環境迫使她不得不直面自己的情緒感受。有心理咨詢師為其支了一招——跟孩子說實話。
後來這位家長嘗試跟孩子表達自己的不舒服:“媽媽跟你說實話,我一看你寫作業時不時地撕紙,确實很難受”。這樣平心靜氣地表達能讓孩子知道媽媽是不舒服的,而這樣的表達并不意味着孩子就需要按照媽媽的要求來做,而代表着媽媽也擁有表達不舒服的空間。
透過案例,我們可以總結出到底 怎樣一步步照顧好自己的情緒呢?
第一步: 看到自己緊張、焦慮等這些真實存在的情緒感受。
第二步: 不強壓已經存在的情緒感受。
第三步:勇敢而真誠地平和 表達自己真實的情緒感受。
深度了解自己
有一位家長也是因孩子寫作業鬧得雞飛狗跳而來咨詢,他不斷地表述着面對孩子的不安、焦慮和憤怒,可他為什麼會如此不安和焦慮呢?在随後的互動中慢慢得以彰顯:一個不好好寫作業、無法集中注意力的孩子就像是自己的一部分,這部分是糟糕的,而他無法接受這個在自己看來糟糕的部分。
他為什麼會認為這個部分(不好好寫作業、注意力不集中的行為)是糟糕的呢? 通過回溯過往的成長經曆發現:原來在他的家庭裡,有一個淘氣的哥哥,父親是不允許這樣的“糟糕”(淘氣)的出現的,因此他成為了聽話的、乖巧的、符合父親期待的樣子。他見過父親暴打哥哥的場景,知道如果自己也“淘氣”會和哥哥一般被打,這是令人害怕的。
這樣的害怕同樣延展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當他真正理解了自己這些緊張、不安、焦慮的情緒後,與孩子的關系有了很大的改變。
理解并尊重孩子
1、理解孩子的處境
案例:
一位心理咨詢師講述,曾經她有過一次非常糟糕經曆和體驗:
“在疫情爆發前不久,有人邀請我為其公司進行一場直播。當時我被隔離在家,需要自己弄好直播設備并處理所有直播相關的事項,而這些事務平時是我的同事來協助完成的,所以這對我而言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在直播開始之時,我的視頻出現不了,我也突然不知道怎麼處理了。
我想我還是盡我所能地把課講完,最後就憑想象完成了這次直播活動。當時有很多人在線,而我根本看不見,沒法跟任何一個人互動,也看不到自己。雖然直播結束後收到了不錯的反饋,但就我自己而言,已經被吓癱了。
這對我來說是一次從未經曆過的全新的體驗。我想這樣的情況就是孩子們需要去經曆的。”
2、理解并尊重孩子的需求
案例:
我媽媽現在在照顧我妹妹的小孩,是一個大概6個月的男嬰。這個時期的他經曆了人生的第一次分離——他可以離開媽媽,想要探索這個世界,他扭頭,翻身,扯襪子。
在一次視頻時,我看到他不斷扯他的襪子。我問寶寶:你是不是感覺到熱?我媽回複我說:不熱,現在天氣很冷。所以我媽會阻止他扯襪子,但他不同意,依舊拼命扯,扯得小臉通紅,但玩得非常開心。當襪子掉了後,我媽媽立刻會幫寶寶把襪子穿起來。我看到後直接和媽媽說:你讓他玩吧,如果擔心冷就開空調。我媽媽聽到後就回應:好吧,那你玩這個襪子吧。但我看到媽媽順手就把旁邊的襪子給小外甥給套上了腳。
這是可以觀察到的: 大人永遠都在用自己的标準、期待和擔憂看待孩子。在我們小的時候,也像這個小男孩一樣,想去做點什麼,但總是會被打斷,我們充滿疑惑:我到底能不能去做點什麼呢?或許在小時候存在這樣的互動關系,長大後就慢慢形成了模式:一種不能接受孩子本來樣子的模式。
我們需要适時地給孩子一定的個人空間。在這背後呈現的是一種重要且嚴肅的科學育兒态度:承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雖然目前的他在照顧自己上還有一些困難需要養育者的幫助,但他最終會成為他自己,我想我們養育者所提供的支持和幫助都是為了孩子最終能成為他自己,而不是讓他重複我們以往的生活。我想,隻要我們秉持如此态度,自然而然地,就已經在給孩子留出了個人空間。
談論中轉化沖突
面對沖突是困難的,但也充滿機遇。家長可以運用這個沖突,用言語化的方式真誠地和孩子去探讨彼此之間的關系,同樣也能通過親子關系的轉化修複自身的早年關系。通過和孩子談論,更了解自己也更了解孩子。比如在孩子下課後,在他願意的時候,疫情防控期間,也許是在吃飯的時候。
隻要不危及生命安全,我們需要充分地允許孩子有自己的選擇和自由。就像國際上的俄烏關系,最終還是要坐下來進行談判。
其實,咨詢工作同樣也是通過談話的方式來促進對來訪者的理解。
在咨詢或心理團體中化解内心困擾
當我們能理解自己的感覺和感受,才能理解他人的感覺和感受。這個過程是不容易的,自己沒有得到過愛,也是很難給予愛的。我們熟悉的原有模式同樣會阻礙自己去轉化。
不管孩子出現任何問題,心理學上都會建議:先去覺察在發生這些問題時激活了自己哪些部分,然後去面對被激活的感覺,以及過去與現在的聯結。因為,透過面對這些,我們跟自己内在的關系才能相處融洽,跟孩子的關系自然就會發生轉化。
在個體咨詢和心理團體中,提供的就是一個不被評判的、安全的、自由表達的空間。任何想法、感受都可以在這裡用言語真實地表達,從而幫助理解自己,并發現那些曾經在成長過程中被忽視、被埋藏卻又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們生活的阻礙,甚至已轉化成有問題的行為模式或固化特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