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集中供冷供暖會成功嗎

集中供冷供暖會成功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13 05:12:08

連日來,我國多地遭遇40℃以上的高溫,重慶、四川、浙江、江蘇等地連發高溫紅色預警。

國家氣候中心監測數據顯示,今年6月至7月上旬,全國平均高溫日數5.3天,為1961年以來曆史同期最多,綜合強度為1961年以來第6強。

在高溫“超長待機”模式下,空調變成不可或缺的“續命神器”,而與此同時,關于集中供冷的話題也引發了越來越多的讨論。

尤其是在濟南CBD片區試行集中供冷之後,有關“不開空調也能将室溫保持26℃”的報道,對于酷暑難耐的人們來說,充滿了吸引力。

畢竟在炎炎夏日,如果能像集中供暖一樣實現集中供冷,“幸福指數”必然會得到大幅提升。

不過,相比北方已經試行了數十年的集中供暖,集中供冷對大部分人而言顯然還很陌生。集中供冷是否涉及現有市政設施改造、供冷費怎麼收、什麼條件能大面積推廣等,都是大家關注的話題。

制冷效果不錯

據報道,從今年起,濟南CBD片區開始集中供冷模式試運行,已經覆蓋該片區商場、寫字樓等約21萬平方米範圍。

集中供冷供暖會成功嗎(集中供冷要來了)1

濟南CBD片區

值得關注的是,濟南CBD片區采用了國内最大規模的冷暖同供網,冬天供暖夏季供冷——同一套管網系統,無疑可以節省重複建設成本和空間資源。

那麼,“制冷”與“制熱”模式的切換是如何實現的?其實,管網中的媒介始終是水,供冷還是供熱取決于水溫的高低。

冬季集中供暖時,熱源采用章丘電廠餘熱,通過43.8公裡的長輸管網将熱水輸送到CBD片區,再通過熱力交換站,将熱水送到每一位用戶的末端系統,例如暖氣片、地暖等。

夏季集中供冷時,使用南部能源中心冷源,利用CBD區域内現有冬季供熱管網,把冷凍水輸送到位于區域内的換熱站,通過冷交換後将7℃-9℃的冷凍水輸送到用戶的末端風盤系統。

此外,集中供冷也可以手動調節溫度。據了解,濟南CBD片區用戶末端散冷設施均采用風機盤管形式,該種設備自帶溫度控制面闆,用戶可以根據需求自主調節室内溫度。

“室内保持在26℃左右,效果非常好。供冷費按用冷量來結算,挂表計量,如果不使用無任何費用。”在濟南CBD片區辦公的山東港口物流集團酒店管理公司綜合部張梓浩說。

負責濟南CBD集中供冷的山東睿冠電能熱力有限公司董事長崔玥曾對媒體介紹,從目前片區已經使用集中供冷的用戶反饋來看,效果不錯。

“從運行初期到現在,用戶有一個逐漸認知的過程,就像上世紀90年代初濟南剛開始集中供暖時一樣。”崔玥說。

一位業内人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濟南CBD片區得以實行集中供冷,與2017年5月濟南市政府編制的《濟南CBD城市設計及導則》有關,裡面規定該片區在沿用濟南市原有集中供熱的基礎上,同時采用區域集中供冷。

“現在集中供冷的應用仍很局限。一般情況下,在大型商場、車站、寫字樓以及醫院、實驗室、工廠等特殊場所,才能看到。CBD片區為商業集聚區,區域内冷熱需求的建築密度大,且較為集中。這是該片區能同時實現冬季供暖夏季集中供冷的重要前提條件。”該業内人士說。

這種商業集聚區使用集中供冷相比自己建設空調設備,不但減少了機房占地、冷卻塔屋面占地,且減少了建築用于空調制冷的電增容費,而且無空調外挂機影響建築美觀。

同圓設計集團總工程師李剛曾表示,在商業集聚區,可以利用不同功能商業樓宇用能需求高峰時間不同的特點,配合冰蓄冷和水蓄冷系統的設計,充分利用峰谷電差價蓄冷調峰,既降低了系統運行費用,又實現了電網的削峰填谷。

據估算,未來濟南CBD片區供冷面積達到220萬平方米以後,每年可以減少大約12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約相當于1萬戶家庭整個夏季空調制冷所産生的碳排放。

尚處起步階段

集中供冷的概念早在20世紀40年代就有人提出,但一直到1961年,美國康涅狄格州首府哈特福德(Hartford)才開始嘗試集中供冷。但受到當時技術條件的影響,其系統的熱力系數很低,且經濟性也不高,甚至無法和傳統的空調系統相比,因此發展并不順利。

之後,日本、法國、挪威、丹麥、瑞典等國家都有所嘗試。一些北歐國家尤其擅長利用海水、湖水、地下水等自然冷量制冷。

在集中供冷領域,中國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

當前,我國城市居民夏季制冷主要采用分體式電空調,該制冷方式從發電、輸電,到空調室内外氣體的熱量傳遞,都在不斷加劇“熱島效應”。

此外,空調制冷還存在能耗高、滴水擾民、室外機影響建築物美觀等問題,空調中制冷劑氟立昂的使用,也受到環保專家的普遍質疑。因此,對于生态環境而言,空調并不是那麼“友好”。

2000年,中國印發《關于發展熱電聯産的規定》,鼓勵各地區積極發展城市熱水供應和集中供冷,擴大夏季制冷負荷,提高全年運行效率。自此,中國城市步入了建設區域供冷系統的探索。

當前,我國廣州大學城、深圳前海區、北京中關村科技園等區域也采用了集中供冷方式,并已投入運行。

廣州大學城是我國最早實行集中供冷的區域之一,也是當時全球供冷量最大的區域供冷項目之一。

該大學城由10所大學及中心區構成,工程總建築面積約800萬平方米,大學城能源系統采用了分布式能源系統(又稱“冷熱電三聯供”),整個系統由分布式能源站、區域供冷系統和集中生活熱水系統組成。

分布式能源站以液化燃氣為燃料,燃燒獲得燃氣,燃氣先用來發電,餘熱産生的部分蒸汽通過集中生活熱水系統向大學城區供應熱水,另一部分蒸汽進入區域供冷系統,這種類似家用空調的裝置産生2.5℃左右的冷水,冷水通過與風扇交換熱能産生冷氣,頗受當地師生喜愛。

與此同時,今年7月,深圳前海5号冷站“集中監控和展示中心”宣布正式啟用。前海5号冷站是前海區域集中供冷系統的中心站,也是前海深港合作區前灣片區的首個冷站,目前已為前海嘉裡中心、前海中集國際中心等10餘家建築綜合體集中供冷。

“集中監控和展示中心”的正式啟用,意味着未來運行管理人員可通過集中監控系統,遠程操控前海所有冷站設備的“中心站”,實現前海區域供冷系統的集中調度、控制和管理,大大提高系統管理效能。

但并不是每個集中供冷項目都能順利推進。

2014年,太原供冷項目由于道路改造與熱源電廠的拆除,不得不面臨暫停的厄運。

時間回到2000年,當年太原市熱力公司為提升供暖設備使用率,在原有設備基礎上進行了改造,改變了供暖設備過去“冬季運作夏季閑置”的狀況,每年集中供冷時間為6月20日—8月20日。

但在運行的十多年時間裡,太原實際的供冷面積不到5萬平方米,使用集中供冷的單位,也僅有太原火車站、太原市公安局、美特好超市(五一店)3家單位。而數據顯示,太原市集中供冷能力已達100萬平方米。

當時,該項目負責人稱,由于社會公衆認識不到位,造成集中供冷項目難推廣,過低的使用率讓制冷設備“名存實亡”,使得該項目運行15年也僅能夠維持成本。

“經濟賬”難算

集中供冷在商業區實現了試運行,但如何才能走進千家萬戶,在住宅中大面積使用?

重慶億衆數字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小龍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談道,在住宅中實現集中供冷,在技術層面上并不困難,甚至還能根據不同使用場景提供多套技術方案以供選擇。但集中供冷面臨的首要問題,在于人們的認知度。

現階段,我國冬季供熱取暖屬于“溫飽型”的剛性需求,夏季供冷則屬“享受型”的軟性消費,對于很多用戶而言,供冷是一種生活質量的改善而非保障性因素,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願意為此買單。

理論上來說,隻要有集中供熱的地方都能實現集中供冷,無論是對原有的熱力站加以改造,安裝制冷設備,還是重新鋪設冷暖同供管網——經過改造之後的熱力站成為集供熱、供冷、供生活熱水功能于一身的“集中能源站”。

然而在實際操作層面上,要面對的問題卻有很多。吳小龍曾做過估算,“成本并不低”。

據了解,輸冷管道比供熱管道在保溫密封程度方面的要求高,冷氣管道的保溫材料稍有縫隙,就會在冷氣管道外表産生冷凝水、結霜,造成能源消耗。此外,居民家中現有的暖氣片無法發揮散冷作用,要統一改裝風機盤管風口。風機盤管風口的原理類似空調室内機的出風口,通過這個風口供熱或供冷。

制冷管道改造時,還需要做增減管線、牆體穿洞等施工,現在居民家中多數都裝修過,重新鋪設管線會對居民家中原有的裝修造成損壞。再加上由于管道設施指标要求很高,造成改造的一次性投入花費并不低。

“對于已經完成裝修,并購置好空調的住宅用戶,很少願意再額外支付供冷費。”吳小龍坦言,“除非像北方的供暖設備,預先安置在即将交付的新房中,用戶才會慢慢習以為常。”

由此可見,建成住宅的難以改造以及新建住宅的契機缺乏,成為集中供冷走進百姓生活的阻力之一。

供冷費也是人們較為關心的話題之一。

吳小龍介紹,當前冷站的輻射範圍在5公裡之内,不像集中供暖,管道可以鋪得很長。由于使用規模無法擴大,随着供應成本的提高,企業受困于有限的用戶和過低的使用率,往往造成運營上的困難。

在北方,供暖期可長達5個月,較少會有人去停暖氣,但集中供冷不同,如果覺得氣溫不合适,可以随時手動關掉。“假設一個小區供冷面積為10萬平方米,而往往實際使用面積隻有3到4萬平方米。”吳小龍說。

他談道,在部分南方已推廣集中供冷的小區,每月供冷費在700元左右,“略高于空調費。”

吳小龍和團隊曾在南方做過一個大範圍調研,關于是否要實行集中供冷。調查初期,參與調研人員幾乎踴躍支持,但到了真正付費時,卻發現願意買單的人數遠遠低于預期。

“南方其實早就有不少集中供冷項目,為何缺乏宣傳?因為嚴格來說沒有一個真正掙錢的。”他說。

因此,對于投資方而言,如何算好“經濟賬”成為一大難題。

吳小龍認為,集中供冷雖然屬于民生工程,但如何将其做成一個完整的、具有可複制性的盈利項目,才是集中供冷能否大面積推廣的關鍵因素。

作者:陳淑蓮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