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密度
1.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不随外界條件環境變化而變化。
6.測物質的密度:實驗室使用托盤天平測量物質質量,使用量筒測量物質的體積(液體和固體不同)。
二、壓力
由于兩接觸物體相互擠壓而産生垂直于接觸面的力。
注意:壓力可以由重力引起,也可以是其他力引起的,如下圖所示。(F壓表示壓力)
三、壓強
1.物體單位受力面積上所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反映壓力的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單位帕(Pa)。
3.改變壓強(壓力的作用效果)的一般方法:(1)在受力面積一定時,改變壓力大小,改變壓強(壓力的作用效果);(2)在壓力一定時,改變受力面積大小,改變壓強(壓力的作用效果)。
4.液體内部壓強的特點
(1)同種液體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2)同種液體内部壓強與深度有關,深度越大,壓強越大;
(3)同一深度,液體内部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6.連通器:上端開口或連通,下部連通的容器叫做連通器。連通器裡的同一種液體靜止時,各容器中的液面是相平的。應用:液位計、茶壺、船閘等。
7.大氣壓強
(1)兩個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說明大氣壓的存在且是很大的;托裡拆利實驗:第一次測出大氣壓強的值為76厘米汞柱,合1.01×105Pa。
(2)大氣壓的應用:真空吸盤、用吸管喝飲料、抽水機、吸塵器、鋼筆吸墨水等等。
四、浮力
1.産生原因:液體或氣體,對浸在其中的物體的下表面向上的壓力大于上表面向下的壓力,這個壓力差就産生了浮力,即F浮=F下﹣F上。
2.用彈簧秤測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a.彈簧秤豎直方向校零;b.用細線将物體挂在彈簧秤下,讀出彈簧秤在空氣中的讀數F空,即物體重力G;c.讓物體浸在液體中讀出彈簧秤的讀數T;d.浮力的大小等于彈簧秤前後兩次讀數之差,即F浮=G﹣T。
一、物質和電荷
1.導體和絕緣體:容易導電的物質叫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質叫絕緣體。
2.電荷:自然界中存在着兩種電荷,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a.正電荷: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
b.負電荷: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
二、電流
1.定義: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
2.方向:規定正電荷定向移動方向為電流方向。
3.形成持續電流的條件:a.保持導體兩端有電壓;b.電路是通路。
三、電壓
1.含義:電壓是使電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
2.單位:伏(V)
4.一節新的幹電池的電壓為1.5伏(正極碳棒,負極鋅筒),我國家庭照明電路電壓為220伏,安全電壓24伏。
四、電阻
1.物理意義:反映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的物理量。
3.單位:歐姆(Ω)
4.影響因素:導體的電阻跟它的長度成正比,跟它的橫截面積成反比,還跟導體的材料有關,對于一般的導體,其電阻大小随着溫度的升高而變大。
五、滑動變阻器
1.原理:導體的材料和橫截面積一定時,導體的電阻随着導體長度的增大而增大。
3.銘牌标識,如滑動變阻器銘牌上刻有“100Ω,2A”,說明該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電阻為100歐,可以在0~100歐之間連續改變,允許通過變阻器的最大電流值是2安。實驗電路接通前,應把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阻值調節到最大,以保護電路。
六、歐姆定律
1.内容:通過導體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這段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b.單位統一使用國際單位;
c.在研究的時候必須使用“控制變量”的科學方法,在一個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研究其它兩個量之間的關系。
七、伏安法測電阻實驗
2.實驗器材:待測電阻Rx,電壓表,電流表,電池組,電鍵,滑動變阻器和導線若幹。
4.實驗步驟
a.根據電路圖正确連接電路,注意連接電路的時候要斷開電鍵;
b.移動滑片,使滑動變阻器的電阻全部接入電路,然後閉合電鍵,再移動滑片,記下對應的電壓值和電流值若幹組;
八、電路的簡單計算
1.串聯電路
2.并聯電路
矩陣表示法
3.短路和斷路
a.斷路:由于用電器的損壞或斷開導緻電路中的某處電路裡沒有電流通過;
b.電源短路:将導線直接并在電源兩端接通成閉合回路。出現了電源短路的情況,會造成電源的損壞,這是要避免的。
c.局部短路(用電器短路):将導線并聯在某個用電器或某一段電路的兩端,造成該用電器或該段電路不能工作的情況。
1.電功定義:電流通過導體所做的功叫做電功。
2.物理意義:電流做功過程就是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内能、機械能、化學能等)的過程,電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
4.電能:電能是電功的另一種表示,它不是國際單位制,但廣泛使用于電工技術中,單位是千瓦·小時(kw·h),也用度表示。1千瓦·小時=1度電=3.6×106焦,測量電能的儀表:電能表,如右圖所示。
十、電功率
1.定義:單位時間内電流所做的功叫做電功率。
2.電功率是反映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4.用電器實際工作時的電壓叫做實際電壓,這時用電器消耗的電功率叫實際功率;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壓叫做額定電壓,這時用電器消耗的電功率叫額定功率。
注意:如果在用電器上所加電壓低于或高于它的額定電壓,那麼用電器的實際功率就小于或大于它的額定功率,如在标有“220V,40W”的白熾燈兩端加上200伏的電壓,燈會亮,但是此時的實際電壓達不到40瓦,所以會比正常發光時暗些。
十一、測定小燈泡電功率實驗
1.目的:測定小燈泡的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
2.實驗器材:小燈泡、電池組、滑動變阻器、電鍵、電壓表、電流表和若幹導線。
3.實驗原理:用電壓表、電流表測出小燈泡兩端的電壓及通過的電流,用P=UI算出小燈泡的功率。(再次強調:不能用其它變形公式計算!!)
4.實驗電路圖與實物圖
5.實驗步驟
a.根據電路圖正确連接電路,注意連接電路的時候要斷開電鍵;
b.移動滑片P,使滑動變阻器的電阻全部接入電路,閉合電鍵,接通電路,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小燈泡在額定電壓下正常發光,記下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
c.用P=UI,算出小燈泡的額定功率;
d.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使小燈泡兩端的電壓比額定電壓稍高和稍低,分别觀察小燈泡的發光情況與在額定電壓時發光的情況有什麼不同,分别記下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
e.用P=UI,分别此時算出小燈泡的實際功率。
注意:測定小燈泡電功率的題目中考必考,而且是壓軸題,所以一定要引起考生的重視。考試形式會多變,甚至有時候題目中故意給出的錯誤的方法或結果,都要求從題目中看出來,并甲乙改正,解這類題目好比是偵探探案過程,需要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當然對基礎的掌握程度也是很關鍵的。
(備注:部分區縣會考一點電功率,也有部分區縣會考磁場,還有個别區縣會考初二的内容,視不同的區縣而定,但是考試的重點和必考内容都是壓強和電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