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孔子的故事以及主張思想

孔子的故事以及主張思想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6 19:14:40

孔子的故事以及主張思想?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話有一定的道理,因為我曾經試過,當然不一定是一百遍,總之讀的次數多了,書如果讀得熟了意思就真得會來,而且是真正自己理解的意思,不是老師灌輸的意思讀書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向老師請教,高明的老師會根據學生的特性和理解程度給予不同的指點,因為一千個人的心中,有一千個哈利波特,這個可以從《論語》找到例證,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孔子的故事以及主張思想?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孔子的故事以及主張思想(三個弟子向孔子請教)1

孔子的故事以及主張思想

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話有一定的道理,因為我曾經試過,當然不一定是一百遍,總之讀的次數多了,書如果讀得熟了意思就真得會來,而且是真正自己理解的意思,不是老師灌輸的意思。讀書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向老師請教,高明的老師會根據學生的特性和理解程度給予不同的指點,因為一千個人的心中,有一千個哈利波特,這個可以從《論語》找到例證。

《論語》記載,“顔淵問仁。子曰:克己複禮為仁。”“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㲽。”

上面這段話的意思是,在《論語》中,孔子的三個傑出的學生分别向孔子請教“仁”,孔子給出了不同答案。因為孔子不管是在教學中,還是在日常生活中,總是倡導“仁”,但是究竟什麼是“仁”,孔子沒有系統專門講過,而是在身體力行中提倡“仁”,甚至于“朽木不可雕”的宰予對孔子不一緻的說法還提出的質疑。這裡向孔子請教“仁”的三個弟子不包括宰予,這三個弟子一個是大名鼎鼎的顔回,一個是有帝王之器的冉雍,另一個是普通弟子司馬牛。孔子對顔回講的是,“仁”就是克己複禮,因為顔回的品德最好,自身修養極高,所以孔子就要顔回發揮自己的所長,對顔回說“仁”就在你自己的身心上,并不是靠外來的,“克己”就是“心理的淨化”,就是克服自己的妄念、情欲、邪惡的思想、偏差的觀念,而遵守禮的境界。這個境界太高了,孔子曾說過世界上沒有幾個人能達到這個境界,因為顔回的修養境界高,所以孔子對顔回講的“仁”是最高境界的“仁”。

冉雍字仲弓,孔子給仲弓回複的 “仁”是: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意思是看到任何一個人,都像看到貴賓,很有禮貌,要尊重任何一個人;同時,對老百姓的領導,要負起責任,擔負這個責任的态度,要像承辦大的祭祀一樣慎重。這是希望有帝王之器的冉雍能夠在待人接物上實施的“仁”道。當然在《論語》中,孔子還補充對冉雍說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達到“在邦無怨,在家無怨”的境界。

司馬牛問仁,孔子的答複和上述兩位弟子又不一樣了,孔子說:有仁道的人,在講話時,不随便說話。司馬牛不太相信“仁”這麼簡單,就反問了孔子一句,不随便講話就叫做“仁”?那這個太容易了。孔子說,你不要看得容易,真做起來很難。因為大多數人講話都很随便,放言高論吹牛的人更是比比皆是,或許孔子想讓司馬牛改正一下自己高談闊論的毛病吧。

“仁”是孔子思想的中心,曆經傳承至今,解釋多如牛毛,但是人們都是莫衷一是。從孔子對三個弟子的不同答複中,我們可以看出,“仁”在每個個性不一的人的心目中,有着各不相同的理解,《論語》的編者也真是太牛了,自己不借孔子之口給“仁”一個标準答案,而是分選有代表性的弟子,借着孔子和弟子的語言互動,多方位闡述“仁”的體用,讓讀者自己去理解,真正是高明的手法。我們讀書不懂作者意思,是常有的事,但是多讀幾遍,總會有不一樣的體會,到底什麼是“仁”,不妨多讀幾遍《論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