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大的丁香園在哪兒?都市快報作者:記者 梁應傑 沈積慧 程超 殷軍領 編輯 肖旭,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哈爾濱大的丁香園在哪兒?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都市快報
作者:記者 梁應傑 沈積慧 程超 殷軍領 編輯 肖旭
一家哈爾濱的明星創業公司為什麼要千裡迢迢搬到杭州?這兩天,《丁香園從哈爾濱到杭州的故事》刷爆了朋友圈。昨天,我們采訪到了文章的作者,也是丁香園的創始人李天天,他說自己12年前到杭州,跟政府部門打過交道後,就再也不想走了。
有這種感覺的顯然不止李天天一人。近兩年,杭州在創業增速、人才淨流入、海歸人才淨流入等指标上,均超越北上廣深,成為全國的标杆城市。越來越多和丁香園、李天天一樣的創業公司和創業者用腳投票,把自己和公司的未來與這座城市深度綁定。
安創空間是全球知名半導體廠商ARM在全球的唯一加速器。不久前,他們剛在杭州舉行了一場創業大賽。安創空間合夥人龐稼透露,目前正在跟杭州相關部門溝通,希望打造基于ARM生态的創新加速平台,“我們走訪了中國很多地方,杭州是為數不多在創業創新這件事上,實現政府政策、産業生态和社會資本高效聯動的城市。”
蹲點小半年“捕獲”世界級團隊
2014年,遠在矽谷的費越決定和妻子一起把公司的中國總部放到杭州。這對技術型夫妻檔曾在英特爾、摩托羅拉、亞馬遜等全球頂尖科技公司供職。當他們做出這個決定時,已經辭職創業兩年多,創立的uSens淩感科技主打手勢控制技術,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
正因為如此,國内派到矽谷招商引資的大部分團隊都希望能和費越他們坐下來聊聊。一兩年下來,費越陸陸續續見過國内不少城市的團隊。這些團隊構成也很簡單,通常由當地一個領導帶隊,在矽谷待上幾天,和一批創業團隊吃個飯,介紹完政策就走。
唯獨來自杭州的團隊不一樣,不僅陣容齊整——包括了科技局、組織部的處級幹部,而且會反複上門溝通,和當地許多華人創業團隊成了朋友。
“我們至少見過五六次面。他們詳細介紹了杭州的政策。”最終,費越決定落戶杭州,并順利通過了濱江“5050計劃”的答辯。
經過這些年的體驗,費越用省心、滿意來形容杭州的創業環境,“每次來都會覺得杭州是個好地方,做了正确的抉擇。”
在杭州享受了“店小二”服務
和四五年前相比,國内相關政府駐紮在矽谷的辦事機構越來越多,隻要有好的項目想到中國發展,就會有一大批人抛出橄榄枝。
王彬成和馮俊峰,這兩個杭州人,就在美國浙江創新中心。前者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後,目前擔任創新中心副總裁。後者在2012年被未來科技城派駐到矽谷。
在中心的牽線下,每年都有一批矽谷優質創新項目到杭州參加創業大賽,其中的佼佼者有很大幾率會留在杭州。楷知科技就是一個典型案例。
楷知科技所做的智能會議平闆,瞄準的是傳統投影儀的痛點,用他們的方案後,用戶不需要接線、調試,隻需要10秒就能把信息投到大屏上。他們收到杭州好幾個區的邀請,“每個區的相關領導都對我們很客氣也很耐心,接觸過程中都成了朋友。” 楷知科技合夥人,負責财務的俞立回憶說。
在回國的過程中,杭州市政府所體現出來的“店小二”精神也讓他頗為驚喜,“從公司選址到注冊,都有專員對接,我們幾乎用一天時間搞定了所有材料,效率相當高。目前公司已經進入招人階段,而且收獲了訂單。”
20人小團隊從北京搬到杭州
三年後進入IPO輔導期
2013年,從北京搬到杭州,美登科技給出的理由是:阿裡巴巴。
1987年生的鄒宇是美登科技的創始人。創業前是微軟的一名碼農。“當時有一個契機,是幫一些商家把店搬到手機上。但那時缺少平台——雖然淘寶有自己的平台,整個移動互聯網沒現在這麼豐富,所以我們想做深入服務,更深地去理解商家、服務商家。後來,我們決定做商家營銷服務這個點,這是一項剛需服務。”
2013年,美登科技迅速做到了付費用戶數第一。也是那個時候,他和其他兩個創始人一商議,又做了一個大膽決定:把公司搬到杭州。
“這裡有阿裡巴巴,有互聯網電商人才,還有大量的優質電商企業。” 鄒宇說。
搬到杭州後,美登科技迎來了爆發式發展。2016年,這家隻有20多名員工,且大多是85後甚至95後的小公司,正式登陸新三闆。
要像獵頭一樣
發現并支持初創企業
昨天,看了《丁香園從哈爾濱到杭州的故事》後,杭州市科委主任陽作軍特地轉發了文章,并在朋友圈點評,除了營造一流的創新創業環境,科委還應該像獵頭一樣去發現并支持像丁香園這樣的初創企業,在他們需要的時候及時趕到。“丁香園在最需要的時候我們趕到了,也許還有很多的丁香園不知道我們(科委)的存在。我們可以做的事情還很多,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們仍需努力!”
實際上,在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企業和人才來杭發展方面,杭州一直在努力。近年來,杭州借鑒美國矽谷孵化器 “全市場機制”和以色列孵化器的“私有化改革”經驗,将“市場機制”和政策扶持的“風險補償機制”有機融合,打造“杭州雨林式”雙創生态系統。
目前,杭州已累計建設市級以上孵化器和衆創空間數量超200餘家,孵化總面積超過300萬平方米,國家級孵化器和衆創空間分别為32家和55家。其中,國家級孵化器數量連續5年位居全國省會城市和副省級城市第一位。優秀孵化器數量與北京相同,超過上海、天津、重慶等直轄市。
“現在,整個杭州都在慢慢變成一個巨大的孵化器,既有頂天立地的世界級企業,又有鋪天蓋地的中小型創新企業。”在去年一場創業活動上,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長姚峰說。
成立以來,杭州的孵化器、衆創空間已累計孵化創業企業或項目超2.2萬個,注冊企業超1.7萬家,其中省科技型中小企業300餘家,帶動就業人近22萬人。
“給力”的創業氛圍正在吸引大批創業者紛紛來杭發展。據統計,杭州的孵化器、衆創空間共吸引了海歸創始人或合夥人4500餘人,吸納本科以上學曆就業人員超6.6萬人,像費越這樣的高端人才已成功入選“國千人才”計劃。
隻要帶着公章, 窗口人員會想辦法盡量一次辦完
網友留言摘登
昨天快報刊登了“丁香園”創始人李天天來杭創業的故事,很多網友留言談了自己的感受。
網友“旅行心靈”:深有體會,我在(濱江)區政府辦事大廳辦過事,效率确實高。後悔離開了,現在身在異地,舉步維艱。某些職能部門不請自來,很是受傷啊。
網友“言午”:杭州服務和政策是極優的!作為地處濱江的企業感受頗深。
網友“偶是小紅姐啦”:你問我愛濱江有多深,比馬裡亞納海溝(目前所知地球上最深的地方,深11034米)還要深。
網友“徐遠飛”:哈爾濱的市花開到了杭州,開在了濱江區,其中有多少經曆令人感慨,熱烈歡迎更多人來濱江、來杭州創業。
網友yaiko:隻要帶着公章,窗口人員會幫你想辦法盡量一次就辦完!為我大杭州打call!
網友大花貓:不僅創業者或企業,我一個普通外來打工者,也感覺到了杭州生活的便利和美好。辦事“最多跑一次”、路邊買個烤紅薯都能手機支付。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企業願意待在這裡 說明杭州的營商環境确實很贊!
央媒點贊杭州
其實不僅是企業,很多央媒也都曾為杭州的政商環境點贊。
2016年3月16日,人民日報、新華社、中新社、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光明日報、中國日報、經濟日報等8家央媒32位記者來到杭州,探尋杭州經濟轉型升級的秘訣。3天時間走訪了杭州的10家企業,記者們紛紛談到了杭州的創業發展環境。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新媒體編輯王竹: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一個企業待在這兒,一紮根紮幾十年,而且這些企業都是能說走就走的輕質企業,沒有機器設備廠房的“拖累”,它們願意待在這裡,說明杭州的營商環境确實很贊。
光明日報經濟部主任童懷:杭州政商關系很良性,政府專注做好服務,坦蕩真誠和民營企業接觸交往交流,積極作為、靠前服務,幫助解決困難;企業專心搞好發展,滿腔熱情支持地方發展。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新聞中心采編部副主任張軍勇:杭州的政務環境、商業環境好,不是一天兩天的了,向來如此,說明杭州的政策是一脈相承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