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代理在什麼場景使用?來源:科技日報用IP代理保護隐私 結局也許難如你願,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ip代理在什麼場景使用?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來源:科技日報
用IP代理保護隐私 結局也許難如你願
◎本報記者 喬 地 實習記者 孫 越
近期,微博、知乎、抖音、快手、今日頭條、百家号、小紅書等多家網絡平台均宣布“公開賬号IP屬地”,且用戶無法主動關閉,互聯網社交平台進入“IP顯形時代”。
而随之而來的是IP付費代理産業的爆火。
低成本的“互聯網面具”
随着“IP屬地”功能的上線,一大批“網紅”賬号翻車。比如某些海外代購賬号,其真實IP歸屬地在國内;一些本地網紅賬号的IP歸屬地卻在千裡之外。
在一些電商平台上,IP修改服務已悄然上線。
盡管目前不少電商平台屏蔽了“IP代理”的關鍵詞搜索,但記者嘗試搜索了幾個關聯詞,仍然找到了多個提供IP代理的商家。在閑魚、轉轉等二手交易平台上,IP代理業務更是随處可見。
記者調查發現,這些商家提供的服務,往往一天的價格在4—10元不等,包月價格平均下來則更優惠;而一些提供境外服務器的商家價格明顯更貴。一些商家則注明隻提供國内IP代理服務,并提示禁止将其用于違法違規行為。
修改IP屬地的原理并不複雜。當用戶的設備正常訪問某個網站時,該網站的服務器會檢測到用戶的本地IP。而如果通過IP代理進行IP的更換,用戶的設備則是先連上代理服務器,然後由代理服務器幫助用戶訪問網站。這樣一來,因為通過代理中轉了一下,被訪問的網站服務器檢測到的自然是代理出來的IP地址,而非用戶本身的IP。
通過購買IP代理服務,用戶可以很容易地隐藏自己的真實地址,從而規避平台監管。在IP屬地公開後,不少網絡博主也被發現其IP屬地頻繁更換,引發公衆質疑。
各網絡平台顯示IP屬地,提供了一種約束網民不良網絡行為、維護正常網絡秩序的有效方式,有助于打擊網絡暴力、惡意造謠、帶節奏、蹭熱度等不良行為。“顯示IP屬地信息有助于網絡空間治理,并不會洩露個人隐私。實際上,目前各網絡平台應用僅展示了IP的歸屬地并定位到市一級,用戶大可不必擔心,更不必使用各類IP代理。不當使用該手段反而會洩露個人隐私。而對于網絡黑灰色産業的參與者,IP代理技術也并不能幫助其完全隐匿蹤迹。”河南省嵩山實驗室張建輝博士說。
在諸多領域已風行多時
事實上,IP代理技術并不是一項近期才出現的前沿網絡技術,其已在網絡加速、網絡接入、網絡安全等諸多領域中有所應用。以某款網遊為例,由于該網遊僅在北美地區發布,部分玩家就會選擇通過IP代理方式在北美服務器進行遊戲注冊和下載;另外,訪問部分網站需要經過多個運營商的轉發和處理,導緻訪問帶寬、時延難以保證,部分用戶也會采用網絡代理的方式來提高上網體驗;同時,也有部分黑客、不法分子通過該技術隐匿自身蹤迹,通過多個代理來加大自身的追蹤難度。
“一般來說,可以通過應用層代理和網絡層代理兩種方式實現IP的‘更換’和‘隐藏’。” 南京紫金山實驗室内生安全中心教授姚遠介紹說,應用層代理主要出現在各類網絡浏覽器上,本意是節省網絡資源,提高網絡的利用率;而網絡層代理則一般設立代理服務器作為“中間人”,并在上網機和代理服務器之間建立VPN網絡,使得用戶對外的上網行為由代理服務器呈現,從而隐藏上網機的真實IP,同時可根據選擇的代理服務器地址來指定對外呈現的IP地址。
例如,各類雲服務商都提供各類雲主機、雲服務器等業務,使用這些雲主機、雲服務器來建立代理服務器就可實現IP代理。建立IP代理并不需要特别高深的網絡技術,在搜索引擎搜索“IP代理技術”即可獲得步驟詳細的操作教程,具備基礎的計算機網絡知識即可按照教程實現代理。
“對專業人士來說,IP代理的操作難度不大。”一位業内人士稱。
“當然,這種實現方式對普通網民來說仍具有一定門檻,且各類雲主機費用不菲,年收費從幾百元到幾萬元不等。一般上網用戶會選擇專業的IP代理提供商來實現指定IP區域的目的。”姚遠說,用戶隻需要安裝指定軟件,并選擇屬意的IP區域即可,目前爆火的IP代理業務大部分都屬于這一種。
IP代理亟須規範管理
出售付費代理IP,是不是監管之外的灰色地帶?記者發現,一些提供代理IP的商家在付費頁面聲明稱,其使用的服務器均有在中國國内備案,并嚴格遵守《互聯網安全法》,沒有違禁違規功能。
然而,從IP代理業務的實現途徑分析,使用IP代理業務存在重大的信息安全風險,用戶的網絡賬戶、密碼和上網行為都通過特定的代理服務器中轉,可能面臨财物損失、隐私洩露等風險。
此外,由于IP代理可隐匿用戶行蹤等特性,它成為網絡黑灰産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不法分子利用代理動态IP,變換境内外不同地區
登錄IP地址,用各種虛假服務器地址實施傳播各類謠言、詐騙、涉黃涉賭等各種違法犯罪行為,逃避警方打擊。
據了解,目前我國尚缺乏法律文件對IP代理技術本身進行限制。北京師範大學互聯網發展研究院院長助理、中國互聯網協會研究中心副主任吳沈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付費IP代理涉及到網絡黑灰産業的屬性問題,目前來看它更多屬于平台的自發選擇,法律沒有直接将它規定為義務來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IP代理還不能被一刀切地認為違法。但如果有人利用虛假的IP屬地進行詐騙等犯罪行為,付費IP代理商家可能成為“幫助犯”。就算商家在買賣時已就此問題提供單方面聲明,也會被認定存有主觀過錯,不能撇清法律責任。
去年,公安部在“淨網2021”工作成效發布會上就曾通報,專門針對網絡電視和“動态IP代理”等網上違法有害信息滋生的重點基礎資源開展治理,會同有關部門依法查處非法網絡電視平台146個,關停非法寬帶線路1.3萬餘條、寬帶上網賬号5千餘個。
“建議主管部門出台相應的法律法規,規範IP代理技術的應用,從IP代理服務提供的資質、用戶IP代理行為的範圍和目的等方面進行具體劃定。”中國網絡空間内生安全技術與産業聯盟副理事長張芳說,互聯網從業者也應當利用技術手段,讓IP代理有迹可循,對于通過IP代理“隐藏”起來的不法用戶達到可追蹤、可反溯、可舉證,切實以技術手段保障網絡空間風朗氣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