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
唐 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本詩開頭一句“垂緌飲清露”中的“緌”是古人帽帶下垂的部分,在這裡形容蟬的頭部伸出的觸須,“飲清露”說的是蟬栖高飲露,意指蟬生性高潔,暗喻作者身份顯貴身處高位卻潔身自好。
第二句“流響出疏桐”寫的是蟬鳴,把蟬鳴叫的聲音動态化了,這一句中的“流”和“疏”用得非常到位,把蟬鳴的響度和力度都形容出來了,并且十分傳神,讓人感受到了蟬的聲音從高大的梧桐樹上響亮地傳送到很遠的地方。
末尾兩句“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是全詩的點睛之筆,意指品德高尚的人,不需要憑借外力而自能聲名遠播。
這首詩之所以能在衆多詠蟬詩中脫穎而出,是由于作者獨特的視角和領悟。正如清代沈德潛評價:“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唐詩别裁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