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蠶學”嗎?
蠶學?
是的,就是你想的那個蠶!
地球上總共有1100種蠶
擁有經濟價值的約50多種
從真絲圍巾到小燒烤
它們無處不在
在微電影《撐天》中
我們的主角梁天龍就誤打誤撞
進了這個“冷門”專業
從未了解過蠶寶寶的他
進了大學的适應能力
是這樣的
↓↓↓
于是
作為一個對此不感興趣的
養蠶新手
他給蠶寶寶喂過肉
帶蠶寶寶打過籃球
(蠶是被砸的那個)
總之
在他的手裡
蠶寶寶養得過于“壯實”
結完繭“飛”了
你信嗎?
反正老師不信
謊言被拆穿
憤怒不滿的情緒在這一刻
好像再也壓不住了
“蠶不會飛長翅膀幹嘛?”
“蠶的名字也起得很不合理”
“天蟲天蟲,一輩子也上不了天!”
面對着這樣的質問
老師隻是淡淡地說道
“它是不會飛
可誰告訴你它上不了天呢?”
跟着老師
天龍進入到了一個
他從未想象過的研究領域
把蠶送到太空!
如果把蠶送到太空
蠶絲會不會更有韌性
吐絲量會不會更大
後代會不會更有生命力
這對我們國家
乃至于整個世界的
物學、材料學、醫學界的發展
都有着重大的研究價值
為了把蠶送上太空
無數的人都在努力
為它們設計最合适的養殖倉
最方便進食的飼料
最高效處理蠶沙的方法
最抗震的保護材料
而一切的前提是
我們需要有“最強壯的蠶”
而天龍和同學們養的蠶
經過試驗篩選後
會進入到真正的太空艙
成為中國第一批上天的蠶
送蠶上天?
天龍第一次認識到
蠶這一嬌弱的生命體
承載着巨大的力量
或許
曾經與第一志願失之交臂的他
并未脫離人生的軌道
志存高遠
一樣能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
這隻小小的蠶就是他的起點
為了“送蠶上天”這個更高的目标
補足知識,悉心照料
将蠶寶寶養得更加壯實
天龍的人生也愈發充實
漂泊不定的舟終于找到了方向
很多人和電影中的天龍一樣
迷茫過、失望過
但請相信
前進的路上
你一定不會孤單
因為有他們與你同行
救死扶傷,辛苦是值得的
米瑪次仁在林芝市巴宜區更章鄉衛生院清點疫苗庫存情況(2021年12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瑞博 攝
米瑪次仁大學畢業後報考到
西藏林芝市巴宜區更章鄉衛生院
成為一名基層醫生
注射疫苗,上門送藥
定期開展體檢……
基層工作繁忙瑣碎
但也逐漸讓他的知識
在基層行醫中“開花結果”
在北京大學首鋼醫院的
一次肝切除手術中
他負責舉腹腔鏡
手術比較複雜
米瑪次仁雙手舉着儀器
一直舉了快十個小時
手術結束後
他雙手酸疼得無法擡起
老師拍拍他的肩膀說:
“小夥子做得很不錯
救死扶傷,辛苦是值得的”
“能一直站在手術台上救死扶傷
才是真正的醫者仁心”米瑪次仁說
“西藏的醫療水平
和發達省市相比還有差距
交給我們年輕一代的任務很重
每一天都不能虛度
要在服務奉獻中不斷學習
做到知行合一”
實現世界技能大賽上
金牌零的突破
2015年
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
在巴西聖保羅舉行
這個大賽被譽為“技能界的奧林匹克”
其競技水平代表了
各領域職業技能發展的世界水平
時年20歲
來自攀枝花十九冶的曾正超
憑借穩定的發揮
問鼎了焊接項目金牌
并被世界技能組織
評為中國隊唯一一個
國家最優選手獎
為中國參加世界技能大賽
實現了金牌零的突破
2020年4月26日
作為當代青年技能成才的先進典型
曾正超受到
的接見
焊接比賽對于焊接的要求極其嚴格
焊縫的高低平窄都有規定
包括每道魚鱗狀焊紋間的寬窄差
不能超過2毫米
要拿到金獎
曾正超練了幾千次
學習焊接專業
首先就要打好基本功
基本功的訓練粗暴又紮實
為了學好基本功
曾正超每天擡臂拎4公斤水
跑步、俯卧撐
為了增加手臂力量和穩定度
曾正超不記得自己受了多少苦
除此之外
曾正超工作的環境也非常艱苦
在工作的箱體裡面
溫度有時候高達五六十度
但是在工作的時候
他們也必須要穿很厚的防護服
工作完後,把衣服脫下來
輕輕一擰都能擰出水
“雖然工作的條件很艱苦
但是我要秉承一種不畏艱難的工匠精神
必須把它堅持下去!”
她從未看到這多彩的世界
但卻沖到了世界冠軍的領獎台
第26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
賈君婷仙
因患有先天性眼疾導緻失明
她從出生就沒看過
這個多彩的世界
2002年
自幼便展現出運動天賦的賈君婷仙
被江西省殘聯選拔為田徑運動員
雖然看不見這個世界
但賈君婷仙卻在奔跑中
一次次沖破“眼前”的障礙
在國家級、世界級賽事中
獲得43枚金牌、銀牌
其中2016年以打破世界紀錄的成績
登上了裡約殘奧會
女子T11-T13級4×100米接力項目的
冠軍領獎台
她還先後獲得全國自強模範
全國先進工作者
全國三八紅旗手
全國最美家庭等榮譽稱号
2017年9月
退役後的賈君婷仙
進入萍鄉市特殊教育學校
成了一名特教老師
這是賈君婷仙走下賽場後的第一份工作
她說:“我想當好一名特教老師
讓那些和我一樣有視障的孩子
融入社會大家庭
我希望每個孩子通過努力學習
最後都能勇敢地
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撐天少年的逐夢之旅
這是屬于每一位年輕追夢者的蛻變
請堅定邁向這陌生山海
不願辜負青春的人
在千山萬水中也會發出自己的光
讓我們與未來同行
與時代同進
與發光者同行!
(這裡是關于梁天龍同學的
一個彩蛋)
↓↓↓
來源:共青團中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