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身體上的不舒服,其實是情緒的問題。如果是沒有客觀原因的頭暈腦脹、胸悶氣短、身體僵硬、腸胃不适、體乏困倦、輾轉難眠、胡思亂想……并且在充實、輕松和愉快的時候就會減輕或消失,往往就是情緒的軀體反應。常見的負面情緒有擔心、害怕、難過和生氣,是在親密/人際關系、學習或工作上有某種期待無法實現,對生活現狀感到不滿,對未來感到擔憂,有回避傾向和控制欲望,并且與自己、他人、事情和周圍生活環境形成了某種對立。
要想減輕軀體症狀,就需要看到身心症狀背後的情緒問題,進而看到情緒問題的起因—生活和情感問題。調整自己的生活姿态和思維、行為方式,學習并協調人際關系和情感矛盾,面對和解決學習或工作上的實際困難。也需要看清自己内心裡真正的情感和需求,并表達出去才能獲得滿足。每個人都在期待被愛,大部分人所認為的獲得愛的方式就是:努力地追求名譽、地位和财富,認為隻有這樣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才能得到重要他人的認可和喜愛。
我們感覺自己缺愛,然而真正的問題是我們不會或不敢表達愛,我們可能從未告訴過自己在意的人:無論成功還是失敗、富貴還是貧窮、健康還是疾病,我們都會始終如一的愛着他/她。也可能從未聽自己在乎的人這樣說過。我們所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在逃避恐懼,擔憂得不到或者失去,很多時候我們可能都忘記了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我們可以試着勇敢地對自己在乎的人這樣說:我熱愛和需要的,隻是你這個人,與你的名譽、财富和地位無關,你也不需要向我證明什麼,你在我心裡永遠都是最好的,無與倫比、無可替代,我同時期望你也是如此的愛着我。
歡迎加入我們,家長互相讨論學習,抱團取暖。讓我們提升改變自己,早日引領孩子走出困境,回歸正常生活軌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