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論文《中國志留紀早期最古老完整有颌脊椎動物》,作為封面論文發表于《自然》(Nature)。 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供圖
中新網重慶9月29日電 (張旭)記者29日從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獲悉,由該局與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等單位合作完成的論文《中國志留紀早期最古老完整有颌脊椎動物》,作為封面論文發表于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在有颌類起源與早期演化研究方向取得重大突破。
圖為“重慶特異埋藏化石庫”的化石。 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供圖
研究團隊稱,在重慶秀山新發現并命名了志留紀早期魚化石組合——“重慶特異埋藏化石庫”,其中發現的古魚化石不僅數量衆多、種類齊全,而且保存十分完整,包含了迄今為止最早的完整的有颌脊椎動物化石。
“重慶特異埋藏化石庫”中包括最新發現的3種志留紀古魚新屬種:盾皮魚類的奇迹秀山魚、軟骨魚類的蠕紋沈氏棘魚和盔甲魚類的靈動土家魚。
圖為項目研究團隊。 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供圖
其中,靈動土家魚生活于4.36億年前,是一種沒有颌部的盔甲魚,其頭甲保存了奇特的側線系統,同時,其身體完整地保存了下來,這在盔甲魚中屬于首例。從保存的身體部分可以觀測到其體側成對的連續鳍褶,研究表明這些連續鳍褶是有颌魚類偶鳍或者包括人類在内的四足動物四肢的雛形。
圖為蠕紋沈氏棘魚的複原圖。 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供圖
蠕紋沈氏棘魚生活于4.36億年前,是一種軟骨魚類,是中國首次發現的軟骨魚類大化石,也是世界上目前發現最早的關聯保存的軟骨魚類大化石,其具有一個非常特殊的包圍肩帶的大塊膜質骨甲,這一特征此前被認為是盾皮魚類獨有的特征,在其他軟骨魚類中從未發現過,确證了軟骨魚類是從“披盔戴甲”的祖先——盾皮魚類演化而來。
奇迹秀山魚生活于4.36億年前,不同于以往任何一種盾皮魚類,糅合了多個盾皮魚大類的特征,其顱頂甲型式為從盾皮魚式向硬骨魚式演化過程中的一個中間狀态,為探究有颌類生命之樹根部主要類群的起源提供了珍貴資料。
圖為靈動土家魚的複原圖。 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供圖
論文共同第一作者、重慶地質礦産研究院科研人員陳陽接受記者采訪時稱,該發現填補了全球志留紀早期有颌類化石記錄的空白,首次為有颌類的最早期崛起與輻射分化提供了确切證據,在有颌類最早期分化、重要器官和身體構型演化等重要科學問題的探索中取得了新進展,刷新了世界生命演化史的傳統認知。
論文作者之一、重慶市地質調查院研究員魏光飚說,“重慶特異埋藏化石庫”的發現,表明川河蓋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寶山,其中蘊藏了無數生命演化的奧秘。川河蓋從山腳蜿蜒盤旋至山頂的那條天路,更像是一條螺旋式上升的生命演化之路。
圖為奇迹秀山魚的複原圖。 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供圖
據悉,重慶志留紀魚化石2019年由重慶地質礦産研究院與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發現于秀山川河蓋地區,先後取得多項重大科研成果。
2021年6月,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當代生物學》報道了4.23億年前世界最古老的全颌盾皮類魚化石——“袖珍邊城魚”,其處在一種演化的關鍵“過渡階段”,為探索更早期的盾皮魚類與人類颌骨的起源和演化關系,提供了重要實證。
圖為秀山川河蓋風光。 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供圖
2022年3月,國際學術期刊《地質學報(英文版)》報道了4.36億年前的無颌類魚化石——“濱海湧洞魚”,其以鄉村振興鄉鎮——秀山湧洞命名,建立了一個新科——湧洞魚科,成為重慶市首個科級古生物學命名單位。
圖為工作人員野外工作照。 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供圖
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表示,“重慶特異埋藏化石庫”由世界頂尖研究機構和化石發現地規劃自然資源管理部門緊密合作發現,為中國遼闊國土上蘊藏的古生物,特别是脊椎動物化石寶庫的科研與守護探索了一條可行之路。(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