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我的婚外戀有收獲嗎

我的婚外戀有收獲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17 02:45:57
小編有話說:

最近,有關人機相戀的人教版高中英語選修7第2單元課文 Satisfaction Guaranteed 引起了《英語學習》微信讨論群中很多老師的興趣。人機相戀?!婚外情?!這篇“三觀不正”的文章該不該收入課文?人和機器人究竟能不能戀愛?遇到這樣的課文該怎麼教學生?專家、老師們各抒己見,展開了一場别開生面的熱烈讨論。快搬上小闆凳一起圍觀吧!

P.S. 閱讀本文前,讀者朋友們可以先拉到本文末看看這篇課文的原文,想想您自己對這篇文章進教材持什麼觀點?再看看讨論中哪些老師和您的觀點一緻,您看完本文之後肯定有很多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喲!

參與讨論嘉賓 / 王國己 李麗茹 朱旭彬 葛炳芳 龍祖元 田民 陳曉雲 魯子問 劉鷹 張濤 焦陽 王東君 魏靜靜 孫俊波 謝萍

我的婚外戀有收獲嗎(人機相戀婚外情)1

陳曉雲:這張圖片很好。所以隻有Part of truth。年少時候看不同觀點,會覺得他怎麼能這麼想呢,真是不可理喻。現在會思考,是什麼讓他這樣想?理據在哪兒?有效嗎?

王國己:這張圖也有問題。其實真相隻有一個,對真相的解讀可以有很多個。但你會發現再多的解讀也必須基于真相。就像這張圖所揭示的那樣。否則的話,一切對話、溝通和談判都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一切真相都是謬誤。就像“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但他一定是哈姆雷特,不可能是麥克白。對這篇課文,有的人認為是經典,有的人認為是糟粕,都是對這篇文章的解讀和評判,而不可能是另一篇文章。你說它是糟粕還是經典,必是基于這篇文章。當糟粕的,可鄙棄;當經典的,可供奉。都沒什麼的。最可怕的,是不基于文本本身而是基于其他因素的解讀。

陳曉雲:道德标準也不是恒貫古今中外僵硬不變的。是否一切婚外情都該受鞭打正如是否一切偷竊都是可恥的,我想我們應該培養學生基于人物處境的綜合判斷思考,而不是簡單的道德審判。

張濤:嗯,多維度看待事物。教材裡應該多些類似設問點多的文本,而不是千篇一律地說教。

魯子問:或許吧,教材教師用書可以(或者應該)給更多一點背景信息?讓老師們自個兒查資料挺費時間的,是吧?

張濤:背景信息非常必要,但我覺得也應該讓老師多查資料。死守教材路太窄了。

陳曉雲:您的意思是教材課文應該有可思可辨之處,不要強行灌輸價值觀大道理。我的理解對否?

張濤:而且能思能辨。

陳曉雲:能思能辨還取決于教師素養,不能光埋怨教材。

張濤:如果材料以真理的面目出現,記憶就行了,通常沒有思辨的意識。

陳曉雲:教材以真理面目出現,未必我們就要照單全收呀。對吧?

張濤:道理是這個道理,但在實際教學中,教材對老師而言往往就是聖經。義務教育階段尤其如此。

用有争議的觀點來培養學生質疑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維,簡直精妙!在第二天晚上的讨論中,老師們紛紛提出,教師自身的引導能力和質疑能力其實是最最關鍵的。沒有金剛鑽,怎麼攬瓷器活?

魯子問:國外教師用書的确比我們豐富,而且人家還不用翻就能直接查閱文獻。

張濤:駕馭能力不強的原因可能就是沒有質疑的意識,照單全收。或者背景信息不豐富,無從質疑。信息化使得資料查閱方便快捷,但很多老師沒有查閱的習慣。

魯子問:的确是,不過一線工作量大,且查閱耗時較多,也是原因。作為教材作者,我隻能要求自己在教師用書中基于允許提供盡可能多的材料。

王國己:設問點不取決于文本,而取決于質疑的意識與能力。而且名作經典經過改編和節選之後,到底會成為怎麼樣一個狀況,隻能就文本說文本。教師用書可以再加上一些擴展鍊接,讓網絡去無限補充。通過節選讓去讀整本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難度是不是适合,也值得考慮。

張濤:這篇文本有一個環節很有意思,機器人主動表示不想離開Claire,已經有了情感思維。這與社會對人工智能發展的趨勢和擔憂的讨論不謀而合,也能開學生腦洞。設問取決于質疑的意識和能力,但設問點取決于文本。初中教材就有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節選,所以很多孩子就去讀整本故事了。

王國己:難度、詞彙和閱讀量得綜合考慮才能說适合不适合。尤其是高中教材經過改編之後難度和原版的難度相差很大。

龍祖元:“白岩松小的時候家境并不好,家裡并沒有适合小孩的讀物,于是就讀大人的書,還用母親的閱覽證到處借書看。很多人對此有質疑,但白岩松的父母并未幹涉。 不知不覺中就養成了閱讀的習慣,并且伴随一生,為他的成功之路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多年後,白岩松仍然十分感激地說:“非常幸運的是,我在童年的時候,母親沒有阻攔我閱讀各種各樣的書。”對于自己的孩子,白岩松也同樣如此。他的孩子最開始閱讀的大部頭竟然是武俠小說,他也并未幹涉。看完之後,孩子對明清兩個朝代的曆史産生了興趣,于是就去找相關的曆史書來閱讀。小小年紀,閱讀量就比同齡人高出了數倍,更重要的是養成了良好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白岩松說道:‘自然生長,不要打擾孩子的興趣。優秀的父母往往有旁觀的自制力和定力。’”(以上内容來自慈懷讀書會)我們常常容易矮化孩子的直覺和判斷力,情不自禁便以智者、聖人的身份強勢闖入,強化所謂的價值判斷,甚至橫加幹涉,還美其名曰“引導”。教師不要把自己變成《人到中年》裡的馬列主義老太太。“真實”是藝術的生命,藝術源自生活。生活就是複雜的,生活中的人是豐滿的。如果藝術試圖塑造完美的形象,形象就失去了生命,成為一尊菩薩,可以膜拜,但無法欣賞。為什麼說榜樣的力量無窮?因為榜樣親切真實,就在身邊,而不是因為這個榜樣有多麼完美。英語課堂中,我們往往簡單化理解“情感态度價值觀”目标,随時不忘将其顯性化處理,把英語課上成了政治思想課。這種現象在基礎教育中太普遍了。

王東君:實際上我們都如白岩松這般閱讀過來的。我們這代人(50,60和70後)大多兄弟姐妹多,迫于生計,父母很少能逐個問津孩子的很多事,孩子自然而然地就那麼長大了。遺傳與成長的社會環境奠定了很多事的基調,并持續影響着後續生活與工作中各種為人處事的品質!成長的過程是不斷突破自己的瓶頸的過程,并伴随着一些機遇,一生會有很多次突破,而這個過程需要有人撥雲見日!問題是要看真的被撥雲見日了,還是被領入了地溝。

人和機器人能否戀愛?這次讨論和人類探讨許久的論題也不謀而合。老師們不僅推薦了幾部值得一觀的相關影片,還對這個話題進行了更深入地挖掘。

朱旭彬:強烈推薦電影《機器人管家》,有愛才是幸福!

陳曉雲:《我,機器人》也可以看看。

魏靜靜:我昨天看了一部電影《人工智能》,是關于人與機器人關系的。電影講述了一個計算機兒童被設定了愛上人類母親的程序,而人類母親因事故失去了自己的兒子。在程序啟動一段時間後,計算機兒童全心将人類母親當成自己的媽媽且深愛時,人類母親自己的兒子又康複了。這時就有了矛盾,親生兒子與計算機兒子開始争寵,由此發生了很多事故。為了自己的親兒子,人類母親遺棄了計算機兒子,但計算機被設定的程序是全心愛人類媽媽,他認為如果變成真的人類小孩媽媽就會愛他了。于是,為了讓自己變成人類小孩,他開始去尋找童話裡的Blue Fairy。與計算機兒童比起來,人類的生命是短暫的。他對Blue Fairy的尋找持續了2000年,直到人類滅亡仍未改初心地愛着人類媽媽。我看這部電影時就想到了人與機器人之間的關系。如果機器人真的能回報人類以愛的話,是否是人類太自私?對機器人太殘忍了?想到了這幾天老師們讨論的這篇課文,能否聯系這部電影,不從女人虛榮或者愛上丈夫以外的機器人算不算出軌來講,講一講人類是否應該設計出能産生感情的機器人呢?

陳曉雲:我班很多的學生覺得可以,并且認為人類總有一天會被淘汰。有一女孩子說假如機器人有了感情,那麼他們恐怕不會愛上人類,而是機機相愛。

孫俊波:是的,從人類智能的需要升級為人類情感的需要來設計。但機器人再完美也是由不完美的人設計的。

謝萍:任何一款高質量産品的出爐都需要破壞性實驗。實驗的角度和方式越多,産品抗風險能力越強,自然質量就為上品。機器人的生産同樣需要這種風險的評估和實驗,否則就會造成真正的威脅。而這種評估和實驗的方法需要大量的人進行頭腦風暴。我感到學生在課堂上所有的想法都是在進行這種頭腦風暴,所有可能性都可以為人類設計機器與預防機器帶來的威脅提供靈感。而這篇課文之所以能引起如此大的反響和各種不同的觀點,我認為原因有二:一是文本功不可沒,它的價值就在于這個主題本身就是一個人類無解之題,它根植于真實的世界,因而所有讨論都是真實的,不是矯情;二是教師的理念開始轉變,當然也因為教師自己沒有标準答案了,所以幹脆放下了身段,于是課堂中有了學生發言的權利和可能。正因為風險評估中發現了大量的危險和倫理的尴尬,才有那麼多專家學者認為有必要制訂嚴格的法律制止一些事情的真實發生。


小編有話說:

兩天兩夜的讨論到此就告一段落啦,這次讨論當中,實用性和批判性俱佳的觀點異彩紛呈,如判斷課文的價值立場,是基于課文 / 作者對課文主人公價值立場的價值判斷,而非課文主人公的價值立場;有争議的文章才能促進學生批判性思維和思辨能力的培養;教師在課堂中的引導會對學生的價值觀和思維培養起到關鍵的作用等等。相信您也像此時此刻的小編一樣覺得醍醐灌頂、有所受益吧?

什麼,還意猶未盡呀?那快把您的思考和觀點砸向小編吧!對這次讨論您有何感想?對這篇文章進教材您怎麼看?遇到這樣的課文您有哪些獨門秘籍?您眼中人機關系的未來将是什麼樣的?評論區需要您的智慧與熱情!

我的婚外戀有收獲嗎(人機相戀婚外情)2

作者簡介

王國己,甘肅省民勤縣第一中學英語教師。

李麗茹,廣州市第二中學英語科科組長。

朱旭彬,甯波效實中學教研組長。

葛炳芳,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英語教研員。

龍祖元,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特級教師。

田民,河北省唐山市教育局教研室教研員。

陳曉雲,廣州大學附屬中學英語教師。

魯子問,博士生導師, 興義民族師範學院中國民族師範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劉鷹,留美學者,曾任《學生雙語報》主編。

張濤,山東省教學研究室英語教研員。

焦陽,遼甯省實驗中學英語備課組長。

王東君,甯夏吳忠市教研室教研員。

魏靜靜,《英語學習》(教師版)編輯。

孫俊波,昆明經開區實驗小學教師。

謝萍,杭州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


我的婚外戀有收獲嗎(人機相戀婚外情)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