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名鲐背之年的老教師,特向你們緻以熱烈的祝賀,祝賀你們節日快樂、身體健康,全家幸福,祝賀你們在當前‘雙減’‘雙新’繁重任務實施中創造立德樹人新經驗,取得深化課程改革的新進展,為創建高質量教育,恩澤莘莘學子作出新貢獻。”
第38個教師節來臨之際,上海市第十中學的老師們收到一份特别的禮物——一封長達6頁的手寫信。寫信的,是該校校友、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師。
圖說: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師給上海市第十中學的老師們手寫6頁長信 采訪對象供圖
上世紀40年代,跟随父母從家鄉逃難到上海的于漪在市十中學前身民立女中,度過了她的初中生涯。她的印象裡,“民立女中規模很小,校舍僅一幢住家房子,但教育質量上層,頗得老百姓好評。這所學校對我人生的啟蒙、求學動力的培養,打下極為紮實的基礎。使我終身受益,我一輩子感恩不盡。”
在這封長信中,于漪回憶,當年的民立女中有三位老師對自己成長的影響特别大。
第一位是國文老師黃老師,“他是剛大學畢業不久的青年教師,穿着很時髦,戴着一副金絲邊眼鏡,穿一件很飄逸的長衫,腳蹬皮鞋,西裝褲腳管露在長衫外面,與《早春二月》裡的蕭澗秋很有幾分相似……”于漪記得,當年,黃老師教魯迅的《故鄉》,講少年閏土出場時,老師描述繪聲繪色;講中年閏土悲苦時,老師語調深沉——深沉地分析了少年閏土與中年閏土判若兩人的原因。
“每堂課他都那麼全身心投入,與文中的人同悲同喜,那種眼神、那種手勢、那種語調經常在眼前晃動,耳邊萦繞,他的課沒有停留在隻傳授技能技巧,而是走進教材,身臨其境,用心用情用力,先自己感動,然後再向我們放射文字波,情感波。這種精神财富,這種熏陶感染,成為我從教的素質基因,幾十年長盛不衰。”于漪說,孩子們喜歡黃老師,“不僅在于課内的歌唱,還在于課外的樂章”。黃老師下課從不匆忙離開教室,總是和同學談這談那,“如果是下午最後一節課,談的話資就更多了。學生問什麼,他談什麼,勞動,孝敬父母,友愛同學,什麼都談,具體生動。談得最多的是課外閱讀,那裡有斑斓的世界,迷人的風景,無窮的樂趣……身教重于言教,黃老師的傾情投入讓我越來越懂得了書是精神生命成長之源,養成了锲而不舍地讀書與學習的好習慣。”
論及學習習慣,于漪則由衷感謝教代數和幾何的張老師。“張老師對作業要求很嚴格,要眉清目秀,不能亂塗亂改。題目要想清楚了再做,一行行要對整齊,等号要寫得規範,而他自己的闆書不但規範,而且十分美觀。他不僅不厭其煩地講解,而且一個一個具體指導,對書寫工具有困難的學生還給予熱心幫助。育人是水磨的功夫,精細的活兒,兩三年下來,我們的數學作業本大為改觀…………習慣成自然,良好的習慣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素質,良好的素質有助于完美人格的塑造。我繼承了老師這份财富,努力學着做。”
于漪念念不忘的,還有班主任林老師。那是位30多歲的女老師,對人和藹,不管是學習成績不理想,還是同學之間小矛盾,她從不高聲訓斥,總是心平氣和講道理,讓人信服。
雖然她是外文老師,但始終提醒孩子們要“學好國文,寫好中國字,說好中國話,寫好中國文章。”日本侵略者占領上海後,中學英語課一律停開,全部改教日語。林老師對同學們學習日語無嚴格要求,但對其他學科特别是國文十分關心,經常翻閱同學們的作文簿。
“那時我們年齡小,她說的一些語言的大道理我們聽不懂,但有句話她反複講,我記住了,‘學好國文,說好中國話,你就知道根在中國,不會忘本’。”于漪說,這麼多年來,自己越來越深切體悟到語言文字是一種文化的深層密碼,是一個民族的集體意識。語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根”和“魂”。“我們要帶領學生以中華優秀文化的精華,鑄就自己的思想風骨,有中國人的志氣,中國人的情懷,中國人的勇毅,堂堂正正,執着追求,奮鬥不止。”于漪在信中叮囑老師們。
于漪老師的話溫暖感人,在今天上午舉行的教師節慶祝大會上,市十中學的教師代表用铿锵有力的誓言回應:“要繼承和發揚十中優秀教育傳統,振奮精神,攻堅克難,創造立德樹人的新輝煌。”
新民晚報記者 陸梓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