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怎麼對待孩子的敏感期

怎麼對待孩子的敏感期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1-30 06:46:51

關注兒童教育的媽媽會經常聽到兒童發育的敏感期,捕捉住敏感期能讓教育事半功倍。錯過敏感期,能力發展會變慢。媽媽們會好奇究竟什麼是敏感期,也着急怎樣才能捕捉到自家寶貝的敏感期?

怎麼對待孩子的敏感期(怎樣抓住敏感期)1

什麼是敏感期?怎樣抓住敏感期?才能讓孩子的教育事半功倍!

什麼是敏感期?

敏感期的概念是蒙台梭利提出,這是她對人類教育最偉大的貢獻之一。蒙台梭利通過多年對幼兒自然行為的細緻、耐心、系統的觀察後發現:兒童在每一個特定的時期都有一種特殊的感受能力,這種感受能力促使他對環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對有關事物的注意力很集中,且很有耐心,而對其他事物置若罔聞。這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敏感期。在敏感期出現時,孩子會主動的有意識的重複一個活動,并樂此不疲。在這個時期,我們引導孩子全方位進行探索,傳授更多的相關知識,孩子接受學習的能力會很強,心智發育迅速提升。但這個時期不會特别長,很快就會消失,并且不會再重複出現對這個事情同樣強烈的興趣。因此,捕捉住敏感期,在敏感期進行引導教育是每一位媽媽夢寐以求的事情。

怎麼對待孩子的敏感期(怎樣抓住敏感期)2

什麼是敏感期?怎樣抓住敏感期?才能讓孩子的教育事半功倍!

根據對敏感期的研究,蒙台梭利提出了九大敏感期,它們分别是:語言敏感期(0-6歲)、秩序敏感期(2-5歲)、感官敏感期(0-3歲)、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1.5-4歲)、動作敏感期(0-6歲)、社會規範敏感期(2.5-6歲)、書寫敏感期(3.5-4.5歲)、閱讀敏感期(4.5-5.5歲)、文化敏感期(6-9歲) 。

那如何來捕捉這些敏感期呢?

我們不是的教育專家,沒太多的專業知識,不能一下分辨出敏感期,那如何才能知道這些敏感期具體哪一天出現呢?

我們有了敏感期的概念,知道敏感期的大緻時間,還要做的事情就是:如蒙如梭利一般細緻、耐心的觀察。用心觀察孩子的日常行為,就一定能夠從中發現端倪。

怎麼對待孩子的敏感期(怎樣抓住敏感期)3

語言敏感期應該多和孩子說話

語言敏感期:當我們對着嬰兒說話逗玩時,嬰兒開始注視我們的嘴型,并發出呀呀學語的聲音,就開始了他的語言敏感期。這個時期,多和孩子說話。比如吃東西時告訴孩子這是什麼,洗澡時一邊洗一邊講,洗洗小臉、小手、小肚子,推着嬰兒車到外面時講講所見所聞,通常和寶寶說得越多的媽媽會發現,寶寶開口說話的時間也會比較早,口齒也比較清楚。學習一門語言對成人來說,是件很困難事情,但孩子卻能快速學會母語,正是因為嬰幼兒具有自然所賦予的語言敏感力。

怎麼對待孩子的敏感期(怎樣抓住敏感期)4

秩序敏感期:我們發現孩子到了一個新的環境而哭鬧,玩具放的位置改變而生氣,蘋果不是一個完整的而發脾氣,這正是孩子進入秩序敏感期的緣故。在這個時候,媽媽不必驚慌,首先我們先滿足孩子的秩序感要求。第二,多帶孩子外出,讓孩子感受不同環境不同家庭的事物,讓孩子認識到自己有自己的秩序,别人有别人秩序,來增加孩子的靈活性。

怎麼對待孩子的敏感期(怎樣抓住敏感期)5

細微事物敏感期

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1.5-4歲):忙碌的我們經常忽略的細小事物和變化,孩子卻經常能夠發現。比如會從地上撿一根頭發丢垃圾桶,發現身邊人的細微改變,如經常戴的手表、項鍊今天沒有戴。這個時候多引導孩子能夠很好的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

怎麼對待孩子的敏感期(怎樣抓住敏感期)6

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是最動作敏感期最好的練習

動作敏感期(0-6歲):剛學走路的孩子特别想走路,突然要求洗碗,打掃,要自己去取東西這都是孩子動作敏感期的表現,我們盡量不要阻止,給到一個安全的環境,讓孩子自己多跑跑跳跳,穿衣吃飯,取拿物品,總之,不要什麼事情都幫助孩子做,讓他自己動起來,這樣能夠讓孩子的肢體動作更加熟悉靈活,還能促進大腦均衡發展。

怎麼對待孩子的敏感期(怎樣抓住敏感期)7

閱讀敏感期是培養孩子專注力和學習能力的關鍵時期

再說到閱讀敏感期(4.5-5.5歲):我們多帶孩子逛逛書店,家裡每個房間都有放着書,且孩子能夠夠得着。家長自己養成閱讀的習慣,都會影響和促進閱讀敏感期的到來。當孩子要求我們一起閱讀,我們可以陪伴,孩子自己獨立閱讀,哪怕他不認識字,沒關系,給他安靜的環境和合适的光線。一個喜愛閱讀的孩子,專注力和學習能力都會不錯。

上面說到9大敏感期,其實遠遠不止。日常生活中,我們多留意就能夠發現孩子的興趣點,當孩子對某件事情表現出興趣時,我們就順着他的興趣來引導,最有效的學習一定是以興趣的支撐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