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貴州花燈李郎認父第六集

貴州花燈李郎認父第六集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9 12:19:22

貴州花燈李郎認父第六集?互助土族自治縣五峰鎮社火源于清朝2月25日,記者來到五峰鎮下馬一村,探尋有關五峰社火的曆史傳奇,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貴州花燈李郎認父第六集?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貴州花燈李郎認父第六集(進士嚴宜五峰傳演貴州社火)1

貴州花燈李郎認父第六集

互助土族自治縣五峰鎮社火源于清朝。2月25日,記者來到五峰鎮下馬一村,探尋有關五峰社火的曆史傳奇。

兩百多年前,嚴宜傳演貴州社火

下馬一村的蘇發輝告訴記者,五峰社火叫“三元燈山神會”,這樣的叫法至少已有兩百多年了。社火由12個身子組成,4人表演老秧歌、4人表演拉花子、4人為棒子手,這12人以燈官老爺為首。“三元是指天官、地官、水官,這個名字包含着我們希望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美好期盼。”蘇發輝說。

蘇發輝說,這台社火是清朝嘉慶年間當地人嚴宜從貴州帶來的。“嚴宜還帶來了一台高台,農曆正月十五,就會在當地演出。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五峰每年春節社火的保留節目。”

嚴宜将高台帶到五峰後,每年春節由嚴家子嗣紮制、扮演。之後,因為馬圈一帶共有8個巷道,村民們便商議每個巷道出一台,來豐富高台的内容。“馬圈社火以古秧歌為主,高台一般都有八米多高。我們曾通過電視,對比村裡的社火與貴州的社火,發現兩者内容相同、服裝相似,尤其是腿袢和坎肩,其花紋和樣式都非常相似。”嚴宜的後人、今年80歲高齡的嚴玉章說。

村民朱興泰向記者展示了他珍藏的一件老戲服。記者看到,這件黃色戲服是綢緞質地,白色的粗布襯裡被歲月熏染成黃色,其上的銅扣呈花苞狀,雖然曆經風雨,仍然熠熠閃光。據村裡人說,這件黃色戲服是高台演員扮演皇上時的服裝,按嚴宜帶來社火的時間計算,這件戲服至少有兩百多年的曆史了。 如今,下馬圈的老人,幾乎人人都掌握了一手精湛的高台紮制、表演技藝,他們不斷向青年們傳授技藝,使得高台的藝術生命得以長盛不衰。也正是在這樣不斷地傳承與發展,五峰馬圈高台藝術不斷地走向興盛。

青海進士名揚貴州

村民們口中的嚴宜,字克訓,号可亭,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生于五峰下馬圈。據互助縣委黨史辦主任祁文汝先生考證,嚴宜是清代時青海的第一位進士。五峰社火正是他在貴州為官時帶到青海高原的。

據《西甯府續志·獻征志·人物》記載:嚴宜的父親嚴輔德,是乾隆甲午年間的副貢生,孝友性成,品端學富。嚴宜在父親的言傳身教之下,對經史子集等皆有一定的造詣。1774年,嚴宜中舉;七年後,嚴宜進京殿試,自小就有“建功熊轼”之志的他金榜題名,高中進士。

嚴玉章說: “聽老人們說,嚴宜當年出門趕考了三次。第一次,他早上出門後走到陳家台村時,看到了一名婦人擔着空桶在擔水,認為空桶寓意不好,便折返回家;第二天,他再次遇到這名婦人在擔水,又打道回家;第三天,他又遇到這名婦人,婦人問嚴宜去向何方,嚴宜答道要去趕考,那婦人便說:‘空桶擔着水來了,狀元考着舉來了。’嚴宜聽聞此言,便欣欣然繼續趕路。果然,他一舉高中進士,而這個小故事也在五峰流傳開來。”

祁文汝告訴記者,高中進士的嚴宜授貴州都勻縣知縣,還沒有到任就調任桐梓縣知縣。據史料記載,當時巨寇梁之賢聚衆數百,依河據險,剽掠居民,嚴宜來臨前線,督軍作戰,終于平定亂事。不久,嚴宜又調任貴築縣知縣,他在當地勤奮治理,興辦學校,整肅民風,發展生産,興修水利,一時有百廢待舉之勢。不久,又有倡亂者自雲南入貴州境,匿藏在山中。嚴宜聞知後,出其不意将叛亂者擒獲。事後嚴宜叙功升為永豐州知州,此後又任古州、黔西州知州,所到之處,興教育、倡文風、扶赤子、濟貧寒,頗有政聲。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嚴宜被選為貴州鄉試同考官,次年即被擢升為思南府知府。到任後,訪貧問苦,日夜操勞,一面積極解決百姓的困難,一面提出發展的長遠之策。 就在嚴宜準備大幹一番事業之時,他的父親去世了。于是,嚴宜按祖制,辭官回到下馬圈為父親理喪守墓。守喪期滿後,嚴宜被朝廷借補為直隸長蘆、薊永分司管理鹽政事務。“當時鹽政積習很重,被當時的人們稱為肥缺。嚴宜到任後,奉公廉潔,一些人認為他‘身處脂膏,不能自潤’,紛紛嘲笑他迂腐。不久案發,隻有嚴宜一個人‘無所染’,衆人這才開始服其先見,欽佩他的廉明。他的這些高潔品格,不負青海清代第一進士的美名!”祁文汝介紹。

嚴氏先祖疑為蒙古族

在五峰一帶,流傳着嚴宜家“八輩子武官,八輩子文官”的說法,這引起了記者的興趣。

在經過一系列的儀程之後,嚴宜後人嚴符躬請出了《湟中北川依山堡嚴氏族譜》,這部嚴氏家譜編修于康熙五年(1666年),到乾隆己酉年桂月時,由介祺堂刊行。“‘介祺堂’應當為當時專司刊印家譜的印社,由于這時嚴氏一門武将,請刊印社來編修家譜,這足可以看出先祖當時的虔敬之情。”嚴符躬說。

據家譜記載,嚴氏始祖嚴淵是古南京鳳陽府定遠縣人(今安徽省定遠縣)。嚴氏先祖世代為元朝武臣,時任江甯防禦。明太祖吳元年(1367年),從建康(南京)歸附元朝,并随軍征讨,在攻打嚴州(今浙江)的戰役中,嚴淵功績卓著,朱元璋便賜姓為嚴。

嚴符躬說,據家譜記載,嚴氏始祖嚴淵與土司貢哥星吉在明洪武元年一同歸順明王朝,貢哥星吉後被賜姓祁。照此推斷,嚴氏先祖有可能是蒙古族。根據《湟中北川依山堡嚴氏族譜》嚴氏後裔所記跋文顯示,記載有嚴氏一脈源流的家譜毀于崇祯年間,“吾始祖本源之姓氏不得再系矣”,這也成為嚴氏後人的一件憾事。

其後,嚴淵參加了鄱陽之戰,因戰功卓著,升任千戶;之後随徐達、常遇春征戰秦地,并升至都指揮佥事。由此開始,嚴氏一族世襲武職。到了明朝中期,據青海湖周的蒙古封建主亦蔔刺等,經常率部翻越祁連山攻掠河湟地區,成為明代最為重大的禍患,嚴氏後人應調平叛,戰争結束後,便留居于西甯。 《湟中北川依山堡嚴氏族譜》不僅記載了嚴氏一族的淵源,還印證着青海的風雲曆史,尤為珍貴。記者還看到,家譜中清楚地記錄下了世襲武職的嚴氏一族以“淳笃質實”之風傳家的訓誡。或許正是由于這樣的門風,才成就了青海曆史上第一位清代進士嚴宜。

嚴宜晚年辦學五峰流芳

嘉慶十五年(1810年),花甲之年的嚴宜告老還鄉。

回到五峰下馬圈後,嚴宜看到當地雖然民風淳樸,但學風不盛,他為此十分憂心。為啟迪後學,他在村裡的雷廟辦了學校。然而,鄉民并不願意将孩子送到學校,嚴宜就到村民家勸學。 “老人們說,嚴宜在任上時,清正廉明,告老還鄉之後,兩袖清風。開辦學校之後,他便再無多餘資财維持學堂運轉。當地鄉親有感于他的這種義舉,便捐糧物、籌資送到學堂。”下馬二村70歲的蘇生榮回憶。

如今,随着時代的變遷與發展,嚴宜創辦的學校曆經兩百多年的風雨,已難覓其蹤,學校原址上如今矗立起占地九廟多的學校,承擔起了教書育人的責任。而互助縣縣志上,也記載下了嚴宜這一義舉,是互助縣創建最早的一所完小。

隔着二百年的時光,記者實地踏訪時,除了嚴宜三百多年前帶到青海的那台社火外,五峰一帶已經沒有能令人憑吊緬懷的舊物了,嚴宜老宅也在前兩年因破陋不堪而被拆除了。然而,他為官清正、造福桑梓的美名,卻流芳河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