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6月16日訊(記者楊楓 通訊員周文君)和同學們一起在教室裡建造房屋是一種什麼體驗?6月15日,中國建築博物館的專家們将“土木建築課”系列課程搬進了武漢市光谷第二十一小學的課堂,學生們在建築課上了解建築曆史,并動手搭建房屋模型,感受建築的魅力。
小學生動手搭建模型。通訊員周文君 攝
該校負責人表示,在“雙減”的背景下,學校正在探索多樣化的實踐課堂,開拓學生們的視野,滿足孩子們的求知欲。據介紹,“土木建築課”系列課程是由中國建築博物館的專家們和學校的教師們聯合打造,設計了一系列符合兒童特點和需求的優質趣味課程。6月15日,主題為《穿梭千年的土木華章——巢居與穴居》課程在孩子們的期待中開啟了。
小學課堂裡開起“土木建築課”。通訊員周文君 攝
課程中,中國建築博物館的講解員田維皓為學生們講解中國古代房屋的形狀、特點以及功能,在較為經典的河姆渡遺址房屋和半坡遺址房屋式樣中——土與木之間的交錯縱橫,抵禦了千百年的風搖雨撼,這也勾起了孩子們對幾千年前建築的好奇和興趣。
聽完趣味專業的土木課堂,迎來了學生們期待滿滿的手工環節。大家分成3人一小組,共同制作了一座幹欄式的房屋模型。“幹欄式房屋是遠古時代南方地區的建築風格,以竹木為主要建築材料,主要是兩層建築,下層放養動物和堆放雜物,上層住人。幹欄式建築可以防震等。中國古代人真是充滿了智慧。”學生們邊制作,并感慨着。制作完畢後,學生們展示并解說了自己的搭建成果,成就感滿滿。
小學生動手搭建模型。通訊員周文君 攝
該校負責人介紹,在“雙減”背景下,學校本着“走出去、請進來”的原則,積極創新教育教學模式,開拓實踐課程,将孩子們的學習場景搬到社區、搬到博物館。今後,學校将繼續發揮銜接家庭、社會的優勢,積極主動做好協同育人相關工作,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
小學生展示自己的建築模型。通訊員周文君 攝
【編輯:鄭曉曉】
更多精彩内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大武漢”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