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辦的結婚證(袁嘉翊 石玉)
近日,一對老人在兒孫簇擁下來到南通市如東縣婚姻登記處,補辦結婚登記手續。見登記員李凱華疑惑的樣子,女兒黃小萍向他講述了一段民政人為民尋親的曲折故事。
家住如東縣馬塘鎮亞蘇村的黃小萍,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一個可愛的兒子,夫妻倆的月工資有1.2萬元,生活無憂。然而,卻有一件事,一直壓在心中,讓她吃飯不香、睡覺不實。
她愁的是養母朱建梅一直沒有戶口,無法繳費參加居民醫保,一旦患上大病不能報銷高額的醫療費用,家庭存在巨大的返貧風險。在節假日,有時想帶母親外出旅遊,因她沒有身份證,也一直不得成行。公婆也對親家母的身份心存芥蒂,不完全放心讓朱建梅帶外孫。
今年3月,如東縣開展疫情防控敲門行動。“當年從外地領她到我家的媒人張老三很早就過世了,查不到線索。”黃小萍的父親黃江明這樣回答入戶排查人員。“爸爸膽小木讷,擔心媽媽的前夫要來算賬,從來不問媽媽老家在哪裡,更不願求助公安。”黃小萍如實回答登門複核的社區民警。
由于年代已久,黃小萍的養母隻知道自已是從蘇北地區逃出來的。民警老秦通過人口信息系統查詢比對,卻未能找到有用線索,隻得上報縣公安局,并通知村幹部将其無戶口的信息錄入江蘇省民政廳開發的排查管理信息系統。
“媽媽雖不識字、但她不傻,她是逃婚後嫁給爸爸的,她沒有隐瞞自已的身份。”當有人質疑媽媽的身份時,黃小萍沒有底氣地辯駁對方。但媽媽從哪裡來?她是誰?這個疑問一直纏繞着黃小萍,讓她常常在夢中驚醒,輾轉難眠。
艱難的線索尋找
5月上旬的一天,如東縣民政局社會救助科王健科長,通過民政信息系統,篩查出朱建梅無戶口的信息後,主動打去複核電話,“我有多例為流浪者尋親成功的案例,也許我能提供幫助,不會讓你家亂花一分錢。”王健誠懇地說。
“因外公早逝,她9歲時被送到離家很遠的人家收養,因忍受不了虐待而逃婚。她文盲又口齒不清,從口音判斷來自建湖縣,也可能是金湖縣的,範圍那麼大,我擔心花費心血還是一場空!”黃小萍道出心中顧慮。
“文盲不是尋親障礙,隻要能說出地名和親人名字,就有辦法!你抽時間把你媽媽帶來縣城,我請土生土長的建湖人用方言和她交流,将尋親範圍縮小到鎮級以下。”
5月19日,黃小萍依約把媽媽帶到王健面前。經當面交流,建湖人匹配不出建南公社和石墩大隊的地名,但王健獲得了她有小五歲的弟弟名叫朱潔根的親人信息。排除了建湖縣,王健把方向轉向金湖縣,經上網查詢,發現金湖縣有金南鎮,而金南鎮下轄社區中有時墩村,再通過金湖縣民政局聯系找到了時墩社區負責人楊主任。楊主任愉快地接受了為朱建梅尋找親人朱潔根的委托。
四十年後的回歸
一個月後,楊主任向王健提供了朱潔根的電話。“你們民政局發現了我姐姐?我今年68歲,有一個大五歲的姐姐名叫朱潔香,一直杳無音信。”接電話的男子言語激動。
但信息還有差異!王健讓朱建梅報來父母的名字,再與朱潔根聯系核實。當朱建梅說出的父母名字與朱潔根父母的名字一樣時,他激動得語無倫次。“朱建梅就是我的姐姐朱潔香,估計她為逃婚改了名字和年齡!”
由于時間久遠,改了名字的朱建梅竟然連自已的原名都忘記了,經弟弟朱潔根的提醒,她終于想起來自已的原名叫朱潔香。
老秦接到王健已查清黃小萍母親真實身份的喜訊後,與對方派出所取得了聯系。随後專門陪同朱潔香到對方辦理了戶口和身份證。
等待了40年,終于恢複了原來的身份。73歲的朱潔香迫不及待地催促老伴黃江明前去領取結婚證,看到手中期盼了40年的紅彤彤的結婚證,老倆口激動得老淚縱橫。
(中國日報江蘇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