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郭富城、鞏俐主演的《三打白骨精》異常火爆,本人也去看了特效确實好,然而筆者想到的卻不 僅僅是絢麗的特效上,所謂“透過現象看本質”,再加上本人最近一直在思考“中國俠文化”的發展,突然覺得吳承恩吳老也是一位具有“俠義精神”的先驅,隻不過他的“俠”通過西遊記的孫悟空表現出來。
什麼是俠?
一般我們認為俠和武是聯系在一起的,武俠武俠有武才有俠,其實“俠”更多的是體現一種精神追求,
武隻是一種“行俠”的一種手段和工具。在中國曆史的發展中“俠”有2個分支,即“武俠”和“仙俠” ,而《西遊記》作為仙俠來傳承“俠”的思想。當然裡面的“法器、仙法”隻是行俠的手段。
吳承恩寫《西遊記》的曆史背景
作為受幾千年中華俠文化的影響者,吳承恩用他特有的方式,行駛者自己的“行俠仗義,為國為民”的偉大抱負,無疑吳老是成功的,同時也是對中華俠文化的另一種傳承。
當今社會的“俠”在哪裡?
有人說現在社會已經沒有“俠”了。其實不然,俠不一定非得有一個江湖,有一把刀,用你非凡的武功去解決問題。社會是發展的,行俠的方式也是不斷變化的,唯有“俠義精神”是不變的,是可以傳承的。
錢學森沖破美國的阻撓返回祖國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難道不是一種“為國為民”嗎?
你的錢包被偷了,有人見義勇為,為你出頭,給你追回錢包,難道不是一種“行俠仗義”嗎?
其實“俠”無處不在,“俠”就在你我的身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