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現代城市管理新理念有哪些

現代城市管理新理念有哪些

旅遊 更新时间:2024-06-26 16:36:50

新公共管理理論作為城市治理的重要理論基礎之一,對城市治理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新公共管理運動是新公共管理理論的基礎,是20世紀70年代後在全球經濟問題日益嚴重、西方國家财政危機不斷加劇的背景下興起的。新公共管理理論中,對政府、企業與公民角色進行了重新定位,即以生産者為中心的政府治理轉向以消費者(公民)為中心的治理,其核心内容是改革政府管理的方式與職能,提高政府管理的績效。

現代城市管理新理念有哪些(城市更新新公共管理理論)1

新公共管理主義的理論來源是公共選擇理論、委托代理理論、交易成本理論和管理學理論等。多元理論來源可歸納成兩層含義,即管理主義和新制度經濟學。管理主義指的是把私人部門的管理手段引入公共部門,強調直接的職業管理、明确的績效标準和評估标準、根據結果進行管理,以及接近消費者。新制度經濟學指的是把激勵結構(例如市場競争)引入公共服務中,強調削減官僚機構、通過承包和準市場的運作方式實現更有效的競争以及消費者選擇。

對新公共管理理論的内涵與特征,國内外學者作了不同的描述,經濟合作組織将新公共管理的特征概括為七個要點:

1. 公共部門實行專業化管理,即讓管理者來管理;

2. 明确的績效标準和績效測量;

3. 對産出控制的格外重視,重視結果而非過程,根據所測量的績效在各個領域分配資源;

4. 公共部門單位分散化,創建一個易于管理的組織,獲得公共部門内外特許制度安排的效率優勢;

5. 公共部門更趨競争性,把競争作為降低成本和提高标準的關鍵;

6. 對私營部門管理方式的重視;

7. 更強調資源利用的紀律性和節約性。

現代城市管理新理念有哪些(城市更新新公共管理理論)2

新公共管理理論作為一種尚處在發展中的理論框架,在目前實踐應用中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缺陷:

一是經濟人假設。該假設是新公共管理理論的邏輯起點,是其摒棄官僚主義,主張以市場取代官僚組織的理論基礎,但該假設忽視了互信、互惠等公共倫理存在的可能性。

二是市場神話主義。新公共管理理論極為推崇市場機制,主張市場作用最大化,政府角色最小化,忽視了市場自身的缺陷。首先,市場本身具有盲目性、滞後性等弱點,存在失靈的情況。其次,市場的基本價值是效率,但是效率并不是公共部門和社會唯一的價值追求,公共管理的價值取向是多元化的,用單純的效率價值替代其他的價值,有悖于公民對政府的要求。

再次,市場的适用性問題。将市場機制運用到行政組織和管理當中,要注意公共産品的性質和機制,否則很容易造成失敗。最後,市場崇拜忽視了政府、社團、第三部門等其他社會組織在公共服務上的特殊作用。由于公共物品的特性,在公共部門中引人競争機制存在很大的限制,市場機制往往被扭曲或表現為無效。在這種情況下,尋租、特權與貪污等可能成為公共管理的普遍現象。

現代城市管理新理念有哪些(城市更新新公共管理理論)3

三是新公共管理理論忽視了私人部門與公共部門的基本差别。忽視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存在着的基本差别的傾向,将導緻公共管理“公共性”的喪失。

四是顧客中心主義。新公共管理将公共服務接受者的公民看成顧客,主張為顧客提供回應性、及時性的服務。公民不僅是公共服務的接受者,而且是公共服務的合夥人、參與者和監督者,将公民定位成消費者,降低了公民作為與國家相對的權利和合法地位的擁有者的作用。顧客導向把政府與公民之間的複雜關系簡化為單向度的政府與顧客的關系,政府為公民提供公共服務,公民享受公共服務。公民也是公共服務提供的參與者、決策者,其行為對公共服務的數量、質量、公平性都具有影響力。

本文觀點來自——《城市更新背景下的建築拆除決策機制研究》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