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0月份以後,山東、陝西、湖南等各地的新農合醫療保險開始陸續進入2023年保障的集中繳費期了。新農合,又稱新農村合作醫療,目前已經成為農村居民最重要的醫療保障。新農合現在已經并入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實現了城鄉統一的醫保待遇。
目前,人們的參保積極性還是非常高的,畢竟繳費的錢數不多,國家還有補貼,萬一得病能夠大幅減少家庭負擔的。2021年末,我國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人數高達10億866萬人,加上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保險覆蓋率穩定在96%以上。
2023年新農合(即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最低繳費标準提升至350元,同時國家也同步提升了政府補貼标準,每人每年不低于610元。像一些發達地區,個人繳費标準已經提升至五六百甚至七八百元。上海市2021年個人繳費最高标準是820元。
新農村合作醫療,每年一次性集中繳費對于農村的四口之家需要1400元的支出,确實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畢竟2021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隻有18931元。
為了減輕參保居民的負擔,國家也制定了一定的參保優惠政策,對于特定人群醫療保險繳費個人負擔部分可以進行減免。按照國家醫保局《關于做好2022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國家明确特困人員可以得到國家的全額資助,而低保對象和返貧緻貧人口可以得到定額資助,也就是說可以享受到減免政策的人員範圍至少有三類。
實際上,我國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雖然國家制定了統一的政策,但是各個統籌地區還是有很大的自主權的。目前我們的統籌地區是以地級行政區為主,各地制定當地的繳費标準、報銷比例、可以減免人員的範圍等政策。因此,可以享受到繳費減免人員的範圍在各個地方可能會有所擴大。
比如說陝西省是明确特困人員、孤兒(含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給予全額資助,低保對象、納入監測範圍内的農村易返貧緻貧人口給予定額資助。
上海市則是明确低保家庭的成員和低收入困難家庭中60周歲以上人員,以及高齡老人、職工老年遺屬、重殘人員等群體可以得到幫扶補助。
除了居民醫保個人繳費可以減免的政策以外,實際上為了保障待遇的公平性,有兩類人繳納居民醫保費用後,是可以退費的。
一類是在2023年1月1日之前參加了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員。大家都知道居民醫保和職工醫保隻能享受一份待遇,因此國家醫保系統也會定期進行篩查,對于重複參保的人員也會進行提醒。如果說2023年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還沒有開始,參保人就參加了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比如說就業或者參加靈活就業社保,那麼已經繳納的居民醫保個人部分就可以申請退回。
另一類是2023年1月1日之前去世的人員。畢竟城鄉居民醫保是一種預繳費制度,參保人去世以後沒有享受到有關時間的保障,自然退費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的繳費年限有些情況下也不是白繳了的。像山東和廣東的一些地區等地區,每年的居民醫保繳費年限可以按照6:1或者4:1轉化為職工醫保繳費年限的。如果這樣的做法能夠全國推廣的話,人們的參保積極性會更高。
歡迎關注暖心财經說,實實在在的與你分享社保财經知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