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清洗為石刻“美顔”,全新展館講述海絲往事
600多歲浡泥國王墓修葺一新
昨天,浡泥國王墓環境整治工程基本完工。本報通訊員 史汶 本報記者 馮芃攝
南報網訊 (記者 朱凱) 經過曆時一年多的文物修繕、環境整治和展陳提升工程,南京唯一一座外國王陵——浡泥國王墓近日“新裝”亮相。此次工程通過蒸汽清洗去除了石刻文物表面的微生物和污染物,并對石刻裂隙進行了加固填縫。作為“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史迹”首批申遺點之一,浡泥國王墓新建的陳列館,将為人們講述古代中國與浡泥國友好交往的海絲故事。
中國現存的外國國王陵墓僅有兩處,其中之一,便是位于南京雨花台區安德門外石子崗烏龜山南麓的浡泥國王墓。2001年6月,浡泥國王墓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與南京的龍江船廠遺址、鄭和墓、洪保墓,一同入選“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史迹”首批申遺點。
由于年代久遠且長期處于露天環境,浡泥國王墓的石刻文物表面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裂縫、風化、變色,亟待保護修複。其中,神道西側的武将石刻左耳已經殘損,背部出現裂隙,頭部及左半身布滿苔藓,導緻石刻表面變色、風化。
去年5月,經國家文物局批準,文物修複團隊對浡泥國王墓的神道碑及神道石刻共計15塊石刻文物展開保護修複。整個修繕工程分為“除垢”和“加固”兩個部分,除了必須進行保護處理的部位,不對石刻本體進行更多幹預。所用技術手段堅持“可逆性”原則,不會妨礙再次對文物進行保護處理。
首先,修複團隊使用蒸餾水和熱蒸汽對石刻表面進行清洗,除掉苔藓、浮塵等對石材有害的微生物和污染物,确保石刻表面紋飾無腐蝕、清洗後無殘留。随後,針對石刻表面出現的裂隙進行加固與填縫處理,有效減緩風化速度,讓這批600多歲的石刻文物實現了“駐顔益壽”。
過去,浡泥國王墓景區隻有一個東門入口,讓參觀遊線和景區接待能力受到了不小的局限。此次整治工程開辟了景區南入口,并配套建設了南廣場及停車場,大大提高了景區車輛和人流的接待能力。此外,景區内還栽種了400多棵綠植,新增綠化面積2.2萬平方米,同時擴建了林間步道,讓遊客可以在清爽幽靜的林間穿行參觀,别有一番韻味。
景區内原有的中國—文萊友誼館此次進行了提檔升級,并建設了浡泥國王墓陳列館。新展館的外觀采用了文萊國水村設計,并融入中國民居的建築風格,展陳内容主要講述浡泥國王墓的遺産價值、與海上絲綢之路的關聯,以及古代中國與古浡泥國友好交往的曆史故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