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一個媽媽在群裡發出來一釣一年級數學題,卻被老師無情的打了兩個叉,顯然沒有做對。
咱們先來看題。就是最普通的按要求寫數字。
這個孩子除了按順序寫了之後,還很幽默的把數字從小寫到大,或者從大寫到了小,但是即便這樣的操作,依然沒有被老師判對。
這是為什麼呢?這個媽媽說:我還是清華畢業的呢,怎麼看這到底都是答案正确的,雖然孩子比較淘氣,把數字寫大了,這也不能是判錯的理由啊。
有網友說:确實沒錯,反而感覺孩子的思維非常活躍,形象地表示出了數字之間的大小關系。學校教育太禁锢了,把孩子的積極思維給抹殺了。不知道這個老師怎麼考慮的。
也有網友認為,現在的學校不應該提倡這些無腦怪題,以至于學生都不敢輕易下筆,就像成年人做1 1=?的時候會傷腦筋有沒有陷阱等着自己,而不敢快速做出答案。
就像這種思維下,有網友就給出了奇葩答案。他認為題目沒有說整數,于是應該把小數點加進去,可不是就是無解了。
那究竟這道題的争取答案是什麼呢?
有老師站出來給出了正确答案,他說:一年級已經學了數字之間的大小關系,實際上就是孩子沒有标明符号,這點應該在課堂上每個老師都進行過講解和強調,在答案中沒有見到這一要點,自然會判錯誤。其實就是在其中加上大于号和小于号比如答案就是:1<2<3<4…<9,9>8>7>6…>1。
對于這種情況,其實也是目前中小學教學中的一個普遍現象,要求的就是一種或者唯一的答案。尤其是理科,必須按照題目制定者的規定的玩法來寫。錯符号,錯方式都算做錯誤。如果按照教育學家的分析,那這種方式無疑義會抹殺掉了小孩子豐富的想象力,在發現一定要背規定的答案才能拿到分之後,讓他們以為這才是正确的。
當然如果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統一答案是為了方便老師批改作業,更好的在考試中檢查學生的學習成果。如果都按照學生自己的方式來寫答案,無疑會加大老師批改作業的難度,有些自認為聰明的學生還會把答案複雜化,那樣就不是老師考學生,是學生考老師了。在任何國家都是,學生需要适應學校的規則,要想别人适應你的規則那就隻能你成為規則的制定者才能實現。
你覺得孩子遇到這種題目能不能答上來呢?你對這種題目又是什麼看法?歡迎探讨一下。
圖源網絡,侵删。
和你一起看教育趣聞,分享教育理念,了解學科知識
期待您的關注、分享和評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