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的公司名稱,對公司到底有多重要?
名字起得好,預算花得少。
名字起得好,曝光少不了。
名字起得好,合作來得早。
關于公司名稱,一般人會告訴你有三個作用:記憶、識别、調性。這裡,我要告訴你,品牌名字的作用其實有四個:記憶、識别、調性、傳播。第四個傳播屬性,是被大部分人,甚至很多專家大V都忽視的一個超級屬性,一個讓你可以赢在起跑線的超級屬性。
說到傳播,需要從品牌名字的曆史說起。發展到今天,中國企業的品牌名稱已經大緻經曆了四個時代 ——
第一代的名字,多發源于七八十年代的一線城市,或 2017 年的五六線城市。這些公司名字往往伴有華、信、恒、威、正等這些偉大光名正義的字眼,例如:華強、中信、恒大 ......
這一代企業的創辦人和命名者,也基本上是一群 60、70 年代勤勤懇懇的大叔。你會發現叫這些名字的企業,基本都聚集于房地産、IT通訊、礦業這樣的傳統高壁壘、高門檻且剛需的行業。
如果是在新型快速增長且競争充分的消費領域,很難想象品牌名叫華強沙拉、中信の茶、恒大烤魚、正威小龍蝦這樣的商戶、企業出現,因為不僅不會吸引到城市新中産去排隊,而且還挺莫名喜感的。
第一代名字總體特點:難記憶、難識别、略土
第二代名字,興起于 90 年代。常用形容詞或英譯中的詞,比如飄柔、慕斯、薩利亞、肯德基 ...... 這次終于不那麼土了,但還是挺難記的。由于英文的天然語言結構,對于母語是中文的我們就顯得生澀難記。
想想我上周末去逛了一趟紅星美凱龍,看了幾十個沙發品牌,各種歐美風高大上,什麼莉娅、詩圖、拉圖、拉丁,現在回想起來好像一個都沒記住。
名字,是企業最核心、最重要、最需要記憶和傳播的資産。
營銷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降低傳播成本。看一遍就能記住和看兩遍就能記住的營銷成本差别不是一倍和兩倍,而是十倍,甚至百倍。因為,對于用戶來說,不是每次都能接觸到你的傳播,同一個用戶,你可能要用十次投放才可以實現二次覆蓋,用百次投放實現三次覆蓋。
第二代名字總體特點:洋氣了,還是很難記
第三代名字,伴随着移動互聯網和消費升級的一波大潮,大約在2011年左右開始出現。
三代名字很好識别,基本特點是 名詞 品類,而且名詞也都不會很生澀,基本都是一些人民生活裡喜聞樂見的的東西,比如:蘋果、瓜子二手車、奶茶妹妹、小米手機、小狗電器、大象安全套、斑馬精釀、幾個爸爸、幾隻松鼠、N個核桃等等,名詞本身天然就比形容詞易記,這就很好地解決了記憶的問題。
三代名字的特點:好記,調性不low,而且品類關聯感很強
第四代名字,除了特别好記,還自帶流量 洞察
流量解決的是品牌傳播問題,洞察解決的是品牌忠誠的問題。
舉幾個栗子:
有一個廣告公關公司叫「你說的都對」, 他們的slogan是「那我們再想想」,新浪的一個負責市場的老大聽到這個名字時就笑了出來,說我想和這個公司聊聊,給點活讓他們試試。試試就試試,試完了發現活好還不粘人,繼續再給活。這也是流量,現在已經非 50W 以上的單子不接了,牛逼得一塌糊塗。
「沒想稻」也算一個四代名字,賣五常大米。他們憑借名字,據說讓西貝老總親自約見,簽了不小的單子。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時間,已經做了幾千萬的業績。
再舉一個比較落地的民間案例,說說什麼叫做好的四代名字自帶流量,先上一張圖 :
大家仔細看上面的圖,這是幾家并排開設的超市,其中一個超市老闆靈機一動,給自己的超市起了個名字叫「超市入口」,于是想找超市在哪裡的不明真相的群衆就紛紛進入了「超市入口」
1. 記憶度極佳
2. 自帶流量,有很好的自傳播場景。
3. 名字本身就是一種溝通,意味着更好的打動力和轉化率。
不足的地方也有:品類感相比三代較弱。三代名字的品類直接植入品牌,像瓜子二手車、小米手機這些品類的認知成本會更低。但四代名字的品類是基于洞察的軟植入,和靠口碑推動的,識别上不如三代直接。
最後,來探讨一下如何能取一個好的四代名字?
1. 首先要足夠有趣。比如寶雞的那個長長的名字。
2. 要有洞察。洞察是名字的靈魂,沒有靈魂的有趣就隻是逗比。
3. 逆向思維。那些第一反應能想到的,感覺合理的,通常都不是好名字。合理的反面不是不合理,是不合常理。不合常理的,才能在人群中看了你一眼,就難以忘記你容顔。
4. 四代名字更加像是在溝通。有一種聊天的感覺,試着從聊天的角度切入。
5. 看看你所關注行業裡的大V和公衆号下的群衆留言,那些能被頂到前位的留言裡會是你靈感的重要來源。
6. 風水也很重要,借助神秘超自然力量。
你的公司名稱屬于第幾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