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實施路徑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實施路徑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2-08 23:03:30

中國青年網北京9月30日電(記者 李華錫)今年1月1日起,《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家庭教育促進法》多次提到中小學幼兒園要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第三十九條至四十二條明确:中小學校、幼兒園應當将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納入工作計劃,作為教師業務培訓的内容。中小學校、幼兒園可以采取建立家長學校等方式,針對不同年齡段未成年人的特點,定期組織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和實踐活動,并及時聯系、督促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參加。中小學校、幼兒園應當根據家長的需求,邀請有關人員傳授家庭教育理念、知識和方法,組織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和實踐活動,促進家庭與學校共同教育。具備條件的中小學校、幼兒園應當在教育行政部門的指導下,為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開展公益性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活動提供支持。

那麼,中小學幼兒園為什麼要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有哪些意義?目前中小學幼兒園開展家庭教育指導現狀如何?《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後,中小學幼兒園又該如何開展家庭教育指導?中國青年網記者專訪了清華大學附屬幼兒園副園長、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晏紅。

家庭教育促進法的實施路徑(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1

學校和教師為家長進行家庭教育指導提供組織優勢與專業優勢

晏紅常年從事家庭教育指導研究和學前教育實踐工作,她認為,中小學幼兒園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她認為,未成年人在家庭是子女角色,在學校是學生角色,角色雖然不同,但是教育得一緻;如果不同的角色要求産生教育沖突,不但削弱教育合力,而且會給兒童造成認知沖突,為兒童整合教育成長經驗帶來挑戰。

因此,家庭與學校需要教育一緻、合作發力,才能發揮家庭和學校共同影響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積極作用。在教育一緻時,不同領域的教育特點和優勢不同,不可相互代替。“然而,家庭與學校達成教育一緻,并非總是天然形成。”

晏紅說,家庭教育的特點是私人教育,代表着家庭利益教育孩子,學校教育的特點是公共教育,代表着國家和社會的公共利益教育孩子,這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在教育性質上的根本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八條規定:“教育活動必須符合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可見,育人目标是指向社會發展服務的,學校教育的公共性保證了學校在家庭教育指導工作中堅持正确的育人方向。”

經過多年的研究,晏紅發現,中小學幼兒園與其他家庭教育指導主體相比,其獨特之處在于學校組織對家長群體的凝聚力。把原本松散的個體按照一定的目标與規則進行結群,是社會管理的傳統手段,而家長來自各行各業,他們可以結成以地緣或業緣為範圍特征的群體,但是以家長身份結群則是學校組織的獨特功能。

她表示,學校與家長為促進兒童發展的共同目标與共同利益而結成教育共同體,家長則以班級為基本單位結成了具有一定組織性、比較穩定的功能性群體。“這樣,學校組織的制度性和教師群體的專業性就為家長群體進行家庭教育指導提供了組織優勢與專業優勢。”

中小學幼兒園在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時存在諸多問題

晏紅說,在《家庭教育促進法》正式實施之前,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就受到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幾十年來,全國婦聯、教育部等部委一直都有政策和文件指導全國各地的學校組織建立家長委員會、創建家長學校,承擔起向家長宣傳教育方針與政策、指導家長立德樹人、科學教子的方法。

她認為,中小學幼兒園是我國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主陣地,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是承擔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主力軍。“目前,黨和國家賦予家庭教育指導前所未有的戰略地位,中小學幼兒園在家庭教育指導方面肩負着更大的使命與責任。”

“但從微觀層面說,有的中小學幼兒園在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時存在着形式化的問題。”晏紅舉例說,部分學校的家長委員會缺乏規範的制度建設與良好的運作機制。表現在家長委員會工作浮于表面、不夠深入、形同虛設;有些學校在組建家長委員會時直接“内定”,家長委員會在家長群體中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有的家長反映學校過度利用家長資源,名義上是支持學校工作,實際上是家長不得不做很多打雜的事情,家委會的功能被異化,家長委員會工作比較被動。

此外,她發現在開展家長學校工作方面,也存在單向宣教多、互動溝通少,教材編排抽象、教學形式單一,師資隊伍薄弱、專業素養有待提高以及一些公開或隐蔽的商業宣傳和兜售行為等現象。“這些問題都影響着學校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質量。”

《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中小學幼兒園該如何開展家庭教育指導?

《家庭教育促進法》實施後,中小學幼兒園該如何開展家庭教育指導?針對這一問題,晏紅認為,根據目前中小學幼兒園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所存在的問題,中小學幼兒園應該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制度化、規範化和專業化建設。

她建議,首先要對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意義有認識高度。在國家層面,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具有戰略意義。在學校層面,家庭教育指導工作質量直接關乎建立現代教育制度、教育現代化發展水平。學校要在建設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制度框架下,鼓勵和培養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主動性與能力,引導社區和有關專業人士參與學校管理和監督,辦人民滿意的教育,構建政府、學校、社會之間新型關系。

其次,按照政策要求建章立制,制定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發展規劃,切實将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納入工作計劃,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學年和學期工作任務,促進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等多種工作方式的質量不斷提高。

“最後,還要建設一支專業化的家庭教育指導隊伍。”晏紅說,在學校工作中,班級教師是最了解學生、與家長直接接觸最頻繁的職業群體,教師的家庭教育指導水平直接決定了學校的家庭教育指導效果。家庭教育指導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需要進行專業的學習與培訓,因此,作為教師,不但要掌握系統的學科知識和專業的教學知識,還要掌握系統的專業的家庭教育知識;不但需要具備學科教學能力,還需要具備了解與分析家長需求的能力、設計組織與實施家庭教育指導活動的能力、與家長溝通的能力、個性化的指導服務與咨詢能力以及家庭教育研究能力,“這樣才能勝任與教育教學工作同樣具有專業性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

來源:中國青年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