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題圖|《不成問題的問題》
文|馮侖(馮侖風馬牛)
差不多 20 年前,有位醫生跟我講過一番話。他說,「其實病都不是看好的,是體檢查好的。就像車一樣,你不停地保養,發現毛病,你就處理,它絕對不會把你撂在路上。身體也是,隻有不斷體檢,提早發現問題,在還沒有任何疼痛,沒有任何感覺的時候,把它去掉,這樣才能永遠沒有病,才可以活很久。而且,病都有一個生長的過程。人在年輕的時候,免疫力強、身體素質好,病的生長速度慢。中年以後,随着免疫力下降,病的生長速度會加快。20 歲以前,兩年體檢一次,沒有事兒;30 歲的時候,最好一年體檢一次;50 歲的時候,半年體檢一次;到 70 歲,恨不得一個禮拜體檢一次。所以,有條件的人,應該不停地體檢。」
他還說,「健康就是三個事兒。第一是基因。基因是先天的,這個事醫生沒有辦法改變。第二是所處的環境。你天天呆在化工廠邊上,天天吸有毒氣體,基因再好還是要生病,所以環境因素很重要。第三是行為。别作,如果天天熬夜、喝酒,還打架,總是這麼作,你的身體負擔不了這樣的壓力,也會出問題。所以,要遠離不好的環境,要注意自己的行為。」
他的這個說法,我覺得挺有意思,也挺有道理。
《古惑仔》|「不作就不會死」
後來我發現,其實做企業也是如此。一個企業要健康成長,實際上也要做到這三件事。
第一是要經常地對自己企業的基因、價值觀作一個回顧。有事沒事兒,對照着标杆,對照着法律法規,以及外部環境自檢。
第二要找到一個好的環境。比如說有的創業者周末去學習,他給自己找的這個環境就是對的,也有人瞎折騰,進了看守所,那他的環境就錯了。和不同的人在一起,結果會很不一樣。另外,你的企業在中國,還是在美國,在伊拉克,會有天壤之别,所以大環境也很重要,人不一樣,制度也不一樣。
第三是行為。比如說,有人辦了一家企業,白天喝大酒,晚上打牌、唱歌,甚至鬥氣、打架。偶爾掙了幾個錢,就開始炫富、折騰,那企業好不了。但是,你就按平常心、正常态,去努力,去做事情,肯定比那好得多。
《阿甘正傳》|平常心、正常态很重要
具體來說,民營企業要做大,做長久,該如何把這三件事弄清楚呢?
首先,要把自己的基因搞清楚。這個基因,就是你的價值觀。
什麼是價值觀?你對社會上的一些事,對人與人之間的這些事,都會有一個判斷,有一個看法。你認為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個判斷、這個看法,就是價值觀。
比如說,多吃多占到底是對還是錯?吃拿卡要是對還是錯?騙人錢财是對還是錯的?自私自利是對還是錯?
有一些價值觀一聽就知道是錯的,比如偷人東西。但是,自私自利就是中性的,合法合規、取之有道,在這些前提下,你自私自利,就不一定是錯的;但是你走了極端,去侵占,那就錯了。
我們每個人,每時每刻都需要對事情進行判斷,價值觀決定着你在面對是非的時候,如何做選擇。
為什麼說價值觀這個事重要呢?人是社會性的動物,一生要做無數的是非判斷。最後能成功,就是因為對每件事的是非判斷,大體都對了。否則,最後就會出事。比如說當官,有人認為拿别人的錢是對的,結果進去了。這個是非判斷的錯誤就導緻他的政治生涯結束了。但是,你覺得不拿是對的,那你就一直在外面。
很多企業家出事,都跟這有關。比如說,有人認為,為了獲得财富,或者說賺大錢,可以不擇手段。于是就操作股票、内部交易,最後,把自己的公司搞黃了。
《那年花開月正圓》|想要行穩緻遠就必須有正确的價值觀
其次,說一說環境。我們說的環境包括幾個方面。
一方面是我們的體制環境。過去 40 年,可以分成兩個階段。1978 年到 1993 年這一階段,我們叫「野蠻生長」的時期。當時沒有相關的法律,沒有《公司法》,換句話說,該怎麼賺錢,根本沒有人教你;怎麼辦公司,也沒有法律進行約束。所以我們開玩笑說,這一段時期裡大家都是「狗蛋式創業」,辦公司就跟村裡的閑漢一樣,胡整。
1993 年以後,我們逐步建立起市場經濟的法律體系。大概用了 20 年時間,頒布了将近 300 部跟掙錢有關的法律、法規。比如說,你要貸款,有擔保法,有銀行法,有抵押相關的規定,還有司法解釋,等等等等。這是制度環境,但是多數人不研究這個環境。
還有小一點的制度環境,就是你所在的地方、單位、合作夥伴。特别是地方領導,比如說,你在一個城市做生意,這個城市的書記,他的個人風格會帶來一種營商環境,突然換了一個書記,大家做事有了另一套做法。這也是環境,這個環境也會影響你做事情的判斷。
當然,再小一點,你周圍的朋友,你所處的行業中大家習慣性的一些做法,都是你要面對的環境。
為什麼很多創業者要去深圳呢?深圳有那麼多五百強企業,創新能力很旺盛,非常有活力。除了法律法規不一樣,深圳市長期作為特區,它的政商關系,以及對企業經濟、合約、和外部的交流方面,都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文化與環境。這個環境就很有利于創業發展。
《驢得水》|環境影響人的選擇
除了基因和環境,還有一點,叫行為。行為是什麼?是你做事的方法。
比如說,行賄是一個行為,受賄也是一個行為。
有的人,總認為世界上的事兒一定要花錢搞定。是不是花錢一定能夠搞定?多數情況下,可以的,好像大事兒小事兒都跟錢有關。但是今天做得好的企業,有時候是反過來的,真的不是靠花錢的。
舉個例子,很多年前,有個老闆收購一家上市公司,想從資本上省 5000 萬,就給一個領導的兒媳送了 500 萬,省下來 4500 萬。
看上去,他一開始是省下來 5000 萬,但是他忘記了,在這個社會裡,不同的人拿着 500 萬的結果是不一樣的。如果他碰上的是守财奴,拿了 500 萬,給他把事兒辦了,然後就成了「貨币收藏家」,這個錢也不拿出來,不用,也不讓人看見,他出事的概率就小一些。
他沒想到的是,這個兒媳婦拿了錢會做什麼?一個四十來歲的女性,她的需求是什麼?處于青春的尾巴,她肯定要想方設法留住青春,就要用名貴珠寶、名牌衣服讓自己更美麗、更耀眼。然後再把兒子送去最好的學校,再出國。
這兩件事恰好是最容易被揪出來的。本來别人對領導的兒媳婦就心生嫉妒,這時候就有恨了,然後開始議論,她哪來那麼多錢呢?小孩怎麼出國了呢?肯定拿了人家的錢了。
傳言越來越多。這時最着急的,就是送錢的老闆。後來,這個老闆又花了 1000 萬去擺平。可這 1000 萬送出去之後,這收錢的領導也有家人。
拿他錢的人不斷地被查出有事。他認為拿錢都可以擺平,于是又去拿錢,結果這一回可能不止 500 萬。而後面每一個拿錢的人,都可能重複領導兒媳婦的故事,于是這個是非越補越大。終于有一天,兜不住了,他也進去了。在案發前,老闆整天在擺平這些是非,哪有心思經營公司?公司的市值天天下跌。
《人民的名義》|價值觀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局
如果這個老闆有一個正确的價值觀,堅決不行賄,走正常的融資渠道,一門心思搞産品、搞營銷,把客戶服務好,生意必然會好。股票市場隻要漲一分錢兩分錢,5000 萬一下子就回來了,品牌也能做起來。通過這種方式,雖然開始多花了 5000 萬,但是他自己沒有是非,什麼風險都沒有,最後也不會在牢裡。
價值觀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局。企業家在某個環境裡邊,自身的基因采取一個什麼樣的反應,決定了行為是什麼樣的,從而最終決定了他的企業是什麼樣的。
總而言之,有好的基因,也就是正确的價值觀,選擇對的環境,不做錯誤的行為,企業一般就不會出什麼大問題。這就是企業生存的密碼。
圖片來自網絡
主編|王滔 編審|陳潤江 顧問|王淑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