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紫光集團 趙偉國

紫光集團 趙偉國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23 06:13:27

紫光集團 趙偉國(紫光集團前董事長趙偉國被查)1

日前,紫光集團前董事長趙偉國被查的消息突然傳來。

據報道,7月上旬,紫光集團前董事長趙偉國被有關部門從北京家中帶走,目前仍處于與外界失聯的狀态。不同信源均稱,趙偉國身涉調查或與其個人所控公司和原紫光集團旗下公司之間利益輸送相關,比如設備采購、裝修工程等未經公開招投标的問題。

紫光集團 趙偉國(紫光集團前董事長趙偉國被查)2

對此,《法治日報》律師專家庫成員、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徐桐律師分析,如果相關信源屬實,趙偉國個人所控公司和原紫光集團旗下公司之間存在利益輸送,這就可能構成串通投标的犯罪。此類違法行為近年來在企業高管及實際控制人中呈現高發态勢,一定程度上與企業經營者們對于相關法律缺乏準确的認識或認識不當也有關系。

公開信息顯示,趙偉國為新疆沙灣縣人,1985年考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先後獲本科、碩士學位;1996年,趙偉國碩士畢業後,加入紫光集團,擔任紫光集團自動化工程事業部的副總經理;2005年,他創立北京健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2010年,趙偉國在紫光集團陷入虧損時入股35.3%,後增至49%,負責公司實際運營,先後出任總裁、董事長,并逐步把發展重點轉向集成電路行業。

在趙偉國剛接手紫光集團時,紫光集團的資産規模僅約13億元。到2015年底,紫光總資産已膨脹至1054億元。截至2019年底,紫光集團總資産接近3000億元,主要是紫光股份、紫光國微、紫光展銳和長江存儲。趙偉國也由此“身價大漲”,在2019年胡潤百富榜中趙偉國排名第124位,财富值250億元人民币。

法治網研究院注意到,趙偉國操盤紫光集團後一直高舉“芯片”大旗狂飙突進,而趙偉國本人一度被業界稱為“芯片狂人”。在趙偉國最風光的2015年,紫光集團斥資超過600億元十幾次出手,包括25億美元從惠普手中收購了IT通信設備公司新華三51%股權,38億美元入股全球存儲巨頭西部數據,6億美元入股半導體封測廠商台灣力成科技,等等。

紫光集團 趙偉國(紫光集團前董事長趙偉國被查)3

然而,好景不長。2020年11月,紫光集團出現債券違約,自此引爆債務危機。2021年7月16日,在債權人申請之下,紫光集團在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進入破産重整程序。2021年12月10日,北京智路資産管理、北京建廣資産管理等組成的聯合體,出資超過90億美元(合人民币600億元)接盤紫光集團。

據報道,趙偉國後來也“變相”反思過自己“野心”,他曾在公開場合表示:“我們這些年很多企業出問題,是因為野心過度膨脹,認為自己無所不能,而且相信運氣會再次發生。其實你的能力、邊界沒那麼遠,你的運氣也沒有那麼好,所以要小心管理自己的野心和運氣。”

法治網研究院還注意到,在趙偉國被查消息被曝光前不久,紫光集團已經完成了人事變更。

7月11日,紫光集團及下屬公司發布公告稱,已于當日完成工商變更登記手續,原股東清華控股有限公司和北京健坤投資集團全部退出,公司100%股權已登記至北京智廣芯控股有限公司名下。董事會選舉智路資本實控人李濱為董事長兼總經理,接替此前執掌紫光集團12年的原董事長趙偉國。自此,紫光系的趙偉國時代劃上了一個意味深長的句号。

紫光集團 趙偉國(紫光集團前董事長趙偉國被查)4

企查查APP顯示,當前趙偉國共關聯119家企業,在116家企業中任職,大部分企業為存續狀态;其中控制63家企業,包括主要投資主體北京健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趙偉國對其控股70%,并擔任董事長、法定代表人。趙偉國控制企業還包括西藏健坤載物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西藏健坤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北京紫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

紫光集團 趙偉國(紫光集團前董事長趙偉國被查)5

紫光集團 趙偉國(紫光集團前董事長趙偉國被查)6

“趙偉國擔任這麼多家企業的法定代表人和高管,在一人兼任數個企業實際控制人的情況下,很可能會出現沒有通過相應法定流程,就将自己實際控制的企業資金進行拆借挪用。因此,還可能構成挪用資金類的犯罪。”徐桐說。

而一旦企業負責人被有關部門帶走,一段時間都處于與外界失聯狀态,這種情況下,相關企業又該如何應對?

對此,《法治日報》律師專家庫成員、北京市競天公誠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朱光輝律師建議:

第一,相關企業要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的調查工作,按照有關部門的要求和進度提供涉案的材料,盡量縮短案件的偵查時間,讓案件盡快得到階段性解決;

第二,相關企業面對社會輿論與傳言,要作出精準、有效、統一的回應,避免輿情發酵,減小對企業形象的負面影響;

第三,成立應急小組,在負責人無法行使管理職權的情形下,對企業日常經營進行有效的決策與管理;

第四,聯系家屬盡快委托律師,争取會見負責人,并依法向辦案部門提出取保候審申請,在未獲得批準之前,也盡量争取通過會見的形式就企業的重大經營決策與負責人做好溝通;

最後,在對案件有進一步了解的基礎上,做好相應的風險隔離措施,避免因為負責人的個人涉案行為導緻企業受到不必要的損害。

選題策劃|法治網研究院

文|黃美玲 沈若水

聲明|文中圖片來自百度百科、企查查截圖及網絡公開渠道,如有版權争議,請聯系我們删除。

監制|餘瀛波

編輯|李兆娣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法治網獨家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注明法治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