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體檢報告當中,膽固醇異常已經成為了一個越來越普遍的問題。
不論是“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升高,還是“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的降低,又或者同時存在這兩種情況的,都大有人在。
而不少人都存在一個相同的疑惑,這就是:為什麼我的膽固醇會發生異常?究竟是身體自身還是生活中的哪些習慣出現了問題呢?
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說一說,影響膽固醇水平的6項重要因素以及如何通過它們來幫助改善膽固醇異常。
一 飲食與膽固醇有人說,血液當中的膽固醇高,就是吃高膽固醇食物給吃出來的。但其實,這種說法并不完全符合醫學上的認知。
研究發現,人體血液當中的膽固醇一共有兩個來源:一是從食物當中吸收膽固醇;二是通過肝髒自身合成。
事實上,從食物當中吸收的膽固醇僅占血液當中總膽固醇的約1/4,而剩下的3/4都是自身合成的。
也就是說,食物當中的膽固醇對血液總膽固醇的影響,可能沒有大家所想象的那麼大。
這也就是為何2020版《中國心血管病一級預防指南》當中,并沒有要求避免膽固醇的攝入,而隻是提出不要攝入過量的膽固醇。由此看來,在醫學上并不認為高膽固醇血症主要是由食物當中的膽固醇所引起的。
那有朋友會問了,既然如此,為什麼醫生還是叮囑我不要吃肥肉呢?
原來,研究發現,食物當中還有其他的成分可以影響血液當中膽固醇的水平。特别是,飽和脂肪可以升高血液當中的“壞膽固醇”。與此同時,飽和脂肪含量較多的食物當中也常常富含膽固醇,比如肥肉以及動物内髒等。
因此,心血管醫生經常說的“低鹽低脂飲食”,其中特别強調的正是減少富含飽和脂肪的食物。
當然,食物當中也有可以減少膽固醇吸收、降低血液膽固醇水平的成分,比如膳食纖維和植物固醇等。
所以,綜上所述,血液當中膽固醇高,一方面應該限制過量的膽固醇攝入;另一方面更需要減少食物當中的飽和脂肪;還有就是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新鮮蔬菜以及水果。
二 運動與膽固醇工作中長期久坐不動,日常缺乏運動鍛煉的生活模式也與血液當中的膽固醇異常有關。
可以說,堅持運動鍛煉為血液當中膽固醇所帶來的,基本上都是好的效應。
正如我們前面所提到的,血液當中的膽固醇也并非都是不好的。主要負責把膽固醇給運送到血管内皮下,促進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這種“壞膽固醇”;而也有可以把膽固醇從血管内皮下給運回肝髒并重新分解掉的“好膽固醇”,這種膽固醇就叫做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一般認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這種“壞膽固醇”越多,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這種“好膽固醇”越少,則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就會越高。
研究發現,堅持運動鍛煉不僅可以降低“壞膽固醇”,與此同時還有助于升高“好膽固醇”。
所以,堅持運動鍛煉一直都是心血管健康生活方式當中的重要一環。
三 遺傳與膽固醇盡管,絕大部分普通人的膽固醇異常并不直接來源于遺傳。但是,有極少數人的膽固醇異常與一種遺傳性疾病有關,這就是“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這類患者的緻病基因一般都直接來源于父母,因此,很多時候父母當中至少有一方也患有這種疾病。
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患者從一出生開始,血液當中的“壞膽固醇”就可以異常升高。這使得有一部分患者在青少年甚至兒童時期就可以出現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比如冠心病心絞痛和心肌梗死。
所以,盡早發現,及時啟動治療就顯得非常關鍵了。
那麼,究竟哪些情況出現時,要懷疑自己可能存在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呢?
首先,父母或親兄弟姐妹當中,有人在很年輕的時候就發生過冠心病、腦中風甚至猝死的情況;
其次,自己在很年輕的時候就出現了與年齡不符的動脈粥樣硬化性表現,比如,嚴重的頸動脈斑塊、冠心病心絞痛等;
還有就是,體檢發現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異常升高,比如超過5mmol/L甚至10mmol/L;
最後,在眼皮、肘關節、膝關節等部位出現“黃色瘤”;又或者在角膜上可以觀察到“角膜環”也叫“老年環”。
對于存在上述這些情況的人而言,請務必小心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應該及時就醫篩查。
四 年齡與膽固醇一般來說,随着年齡的增長,膽固醇的水平有逐步上升的趨勢。相同年齡階段的女性一般膽固醇水平會低于男性,不過,在絕經期後,女性的膽固醇水平會明顯升高。
所以,哪怕飲食一直都很健康、經常運動鍛煉,同時也沒有遺傳問題的人,在達到一定的年紀以後,依然有可能出現膽固醇異常。
因此,2019版《血脂異常基層診療指南》當中就明确建議:
20~40歲的成年人,至少每5年應該檢測一次血脂;
而對于40歲以上的男性以及絕經後的女性,則應該每年都檢測一次血脂。
五 藥物與膽固醇
其實,有一些日常生活當中很常用的藥物是可以引起膽固醇水平異常的。
比方說,經常用于抗炎、調節免疫的腎上腺皮質激素,就可以造成“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升高以及“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下降;
再比方說,降血壓很常用的兩類藥物:一種是噻嗪類利尿劑(氫氯噻嗪等),這類藥物可能升高“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而另一種是β-受體阻滞劑(美托洛爾等),這類藥物則可能造成“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下降;
此外,香煙當中富含的尼古丁以及口服避孕藥也都有可能降低“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
所以,對于正在服用這些藥物的人群而言,如果發現膽固醇水平異常,需要分析是否可能與藥物有關。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停藥或換用其他種類的藥物以後,再來觀察膽固醇水平的變化。
當然,也有藥物是專門用于控制膽固醇水平的,最著名的當屬他汀類藥物。他汀不僅能夠降低“壞膽固醇”,也能同時升高“好膽固醇”。
而除了他汀以外,依折麥布和PCSK9抑制劑這兩類藥物也是目前臨床上與他汀類藥物聯合使用比較多的兩類降血脂藥物。它們都能夠在他汀的基礎之上,再進一步降低“壞膽固醇”的水平。
六 體重與膽固醇
體重與膽固醇的關系,相信大家不難理解。如果說超重和肥胖是我們人體自身代謝異常的“外在表現”,那麼,膽固醇異常毫無疑問是人體自身代謝異常的“内在表現”之一。
所以,體重越大、越肥胖的人群,膽固醇異常的概率也會越高。
研究證明,積極減重是有助于降低“壞膽固醇”、升高“好膽固醇”的。
好的,關于影響膽固醇水平的這六大因素,我們就先說到這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