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北京“白塔妙會”文創市集上展示的文創産品。 北京市西城區文化和旅遊局供圖
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辦的一場“杏運市集”,以“簡生活,探索鄉村生活美學”為主題,将傳統鄉村與當代藝術結合。圖為歌手在杏樹底下演唱民謠。 俞方平攝(人民視覺)
創意市集走進浙江省義烏國際商貿城。圖為大學生展示環保竹編燈罩作品。 呂 斌攝(人民圖片)
“走,我們一起去‘趕集’!” 品美食、制陶器、淘佳品、學技藝……到城市的公園、商業中心、景區、潮流街區,逛一逛有趣的創意市集,正成為許多市民在“家門口”度假的選擇之一。
近兩年,多地在城市綜合體、旅遊區、創意園等目的地舉辦的創意市集,吸引了大量客流,拉動了城市消費,拓寬了休閑渠道,成為城市旅遊新熱點。
文化創意在先
“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傳統市集以商品交易為主,而新型市集則突出文化和創意屬性。中國旅遊協會休閑度假分會秘書長曾博偉對本報記者介紹:“跟普通的集市相比,創意市集個性化比較足,售賣的産品一般不是工廠流水線制作出來的,其設計和風格是有創意性的,并且注重與客人的互動,而宣傳渠道更多的是通過社群、網絡、小紅書等傳播出去。”
如今,各種創意市集遍地開花,在小紅書上搜索“市集”,有46萬 條筆記。其中,文旅市集更是熱門,已覆蓋全國28個省自治區市。
在雲南省昆明市呈貢吾悅廣場,醫、食、飾、遊等老字号商貿一字排開,遊人邊品嘗地道的雲南美食,邊了解一家家老字号發展的曆程。“這是我第一次逛這樣的市集,一邊遊玩,一邊學習傳統文化,下次還要來。”“90後”小王很喜歡這種有文化内涵的集市。
像昆明一樣,荟萃地域文化特色的市集,既能“活化”文化,又能拉動消費,在多地頻頻出圈。
湖北省武漢市,一場以非遺為主題的創意市集上,不少遊人在一個攤位上與五彩斑斓的毛線鈎編作品合影。原來,毛線鈎編技藝屬于江岸區區級第七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談到參加市集的目的,攤主說:“通過參加這個市集,希望更多人了解、喜歡毛線鈎編。”
疫情也沒能阻擋北京人逛市集的熱情。“邂逅京西·遇見美好”北京石景山文創市集線上特别活動在京西古道模式口舉辦,雖是線上,仍有近60萬觀衆通過直播間,逛古道、探好店、尋好物、聽故事、賞非遺,享受石景山的文化盛宴。
創意市集不僅産品時尚、有個性,而且主辦方更注重參與者的體驗感。每周六早晨,江西省景德鎮市的雕塑瓷廠内,樂天陶社都會舉辦一場創意集市。集市上的陶瓷産品大多是在校學生和自主創業的人制作的。100多個攤位上,小到幾元的小飾品,大到幾十萬元的茶具,必須通過陶社的評比才能擺上攤位。一位遊客逛過陶社市集後贊歎地說:“這個市集不是一個簡單的陳設,反映的是一代年輕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不被紙醉金迷的生活所禁锢,找回自己的精神層面。我強烈推薦年輕人來這裡看看。”
年輕人的盛會
創意市集蓬勃而起,得益于國家倡導的發展夜間經濟和地攤經濟,特别是在疫情形勢下,為推動經濟複蘇,市集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創意市集能創造一些消費熱點,帶動屬地的一些商業,推動文旅産業複蘇,這可能是地方比較重視的一個原因。”東方紫金(北京)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楊立恒對本報記者說。以上海為例,2020年、2021年兩年中,當地先後開展了BFC外灘楓徑市集、思南夜派對、大學路納涼遊園會、國家會展中心“四葉草”市集等50餘個特色市集項目。
受到年輕人追捧,是創意市集火熱的另一大原因。近兩年受疫情影響,人們遠行受阻,在“就近遊”選擇中,新潮、有趣的創意市集成為年輕人展示自我,結交新朋友的場所。從某種角度講,創意市集已成為年輕人的盛會。據《2020上海市集發展白皮書》顯示,逛市集的人群年齡集中在19-35歲,年齡結構重合度較高。
海南省海口市的小島市集就吸引了很多年輕創業者。來自海口的“90後”攝影師林一沐每晚都會在市集上展示自己的作品,很多市民被她的作品吸引,有的人當場就下單決定擇日拍攝。一位藝術工作室創始人表示,自己的事業就受益于創意市集,“我們品牌就是從這樣的市集起步的。創意市集能給我們年輕人和本土的文創品牌一個宣傳、學習和交流的機會,讓我們在市場上檢驗自己。”
創意市集提供給年輕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在市集上,他們可以遇見喜歡的作品,可以直接和周圍的人交流和互動,這是在線上購物體會不到的。楊立恒認為,創意市集之所以受年輕人歡迎,首先是有年輕人喜歡的文創産品,符合當下年輕人的審美和購買需求。而且市集的組織者、參與者大多是一些在文創圈、設計圈、藝術圈有交集的族群,他們帶來的産品,以及他們身上的文藝屬性,也是吸引年輕人的一個原因;其次,創意市集舉辦的場所也都是當下年輕人喜歡去的地方;第三,和普通市集比較,創意市集更像是一種社群的活動,是一種時尚的打卡行為。
助力城市旅遊
市集的出現,讓許多城市和景區變得更加熱鬧起來,逛過市集的遊人,特别是年輕人,通過在社交平台上的反複宣傳,讓市集所處的城市和景區成為旅遊網紅打卡地,帶動了當地文旅産業的發展。
據報道,在浙江省杭州市,當地連續兩年舉辦了“杭州奇妙夜”文旅市集,第一年,僅3天時間,就吸引11.8萬人次參觀,拉動消費3008萬元。第二年,上海市文旅局、南京市文旅局、黃山旅遊等也都把特惠産品送到了杭州奇妙夜;在上海,靠近BFC外灘金融中心的BFC外灘楓徑市集開幕僅4天,據《2020上海集市發展白皮書》數據顯示,客流量就達到近40萬人次,帶動BFC商場營業額同比增長了125%,客流量同比增長了189%;在北京,以“國潮書市”為主題的伍德吃托克市集僅在3天時間裡,引來超過1萬人次的客流,并帶動了周邊美術館、咖啡館、書店的消費;在山東省青島市,月亮市集向來自全球各地的年輕人展示了新青島的文化風貌,成為青島的城市會客廳。
“創意市集豐富了旅遊體驗。”曾博偉認為,購物本身就是旅遊體驗一個重要内容,但過去旅遊購物時,大多是導遊帶着去購物店,而創意集市不同,對遊客,特别是年輕遊客更有吸引力。大家為了去一個有趣的集市,可能會增加消費,增加停留時間。創意市集已經構成了旅遊目的地的一個組成部分,提高了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競争力,對于旅遊業的推動作用很明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