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轼的資料?《鹧鸪天》林斷山明竹隐牆,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蘇轼的資料?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鹧鸪天》
林斷山明竹隐牆,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譯】
林木被山巒隔斷,
凸現月光下的山崗,
反襯出竹林掩映的隐牆。
蟬的鳴叫收斂了詞人的目光,
使我去審視
衰草蕭瑟處的一個小池塘。
白色的水鳥
翻動着天空的
書頁,
紅色的荷花
映照着水面,
送來縷縷
幽香。
在疏落的
村舍外,
在古老的
古城旁,
我柱着藜杖
漫步徐行,
久久徘徊
伴着一輪斜陽。
呀!我要緻意
昨夜三更的一場透雨,
使我浮生
在苦熱的煎熬中
又得一日清涼。
【評】
此詞有的版本題作《時谪黃州》。一般認為寫于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從此詞所反映出的情緒來說,确當作于黃州生活的中後期。元豐三年二月,蘇轼初貶黃州時,雖也有“詩人例作水漕郎”(《初到黃州》)等曠達之語,但心靈深處的痛苦卻無法壓抑:“誰見幽人獨往來,缥缈孤鴻影”(《蔔算子》)。而這首《鹧鸪天》,描寫田園風光,極富牧歌情調,與元豐五年所作的《西江月》“我欲醉眠芳草”一緻,但比之要舒緩。
此詞景緻,是下片“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之所感發,但詞人卻先将所觀所感到的畫面呈現出來,直入境界:“林斷山明竹隐牆,亂蟬衰草小池塘”。首句由三個意象:林、山、竹組成,加以“斷”字、“明”字、“隐”字,就表現出詞人的主觀感受,同時,使這三個并列的意象産生内在的由于林帶的中斷而能遠眺明月的山巒,而山之“明”又反襯出竹林掩映之“隐”。就位置來說,是中景、遠景與近景的組合,就光線色彩來說,是明與暗的統一,就目光展示的次序來說,是由遠至近。“亂蟬”一句,進一步将目光凝止在第一個點上,這一變化,是由“亂蟬”的音響帶入的,蟬的鳴叫收斂了詞人之目光,使之注視柳蔭下蓑草邊的小池塘。“林斷”一句,景緻很美,但有點過于美了,使人容易感到是在西湖一類的境界之中而非田園風光,“亂蟬”、“衰草”則彌補了這點不足,同時,這“亂”字、“衰”字多少透露了一些作為罪犯貶谪黃州的蘇轼心理的另一側面,透露了詞人那種淡淡的哀傷,與結處呼應。
詞人審美聚焦于小池塘,以下二句,自然承之而出:“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此二句化用杜甫名句“穿花蛱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的句式,但卻沒有模仿的感覺,因為它極融洽地與這組田園風光溶為了一體:白色的水鳥在碧空翻飛;時隐時現,紅色的荷花不時傳送出細細的幽香。“翻空”寫白鳥之戲耍;“照水”則寫荷花如同美女,以水為鏡,顧影自憐之态,在詞人的審美觀照下,自然界的萬物也都具有人的情感,它們與詞人呼應對答,互訴心曲。從色彩上看,又增添了鳥之“白”與花之“紅”,這種審美選擇,大概也與杜甫的“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然”的影響有一定關系。此四句,由遠及近,由高及低,絲絲入扣,層層相生,有意象的藝術組合,有移情手法的運用,有相互襯托的色調,有盛夏高柳中的蟬鳴,有沁人心脾的幽香,一時之間,八音俱至,五美俱陳,令人心曠神怡,目不暇接。
上片寫景,下片寫人:“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上片刻畫之景絕美,但似仍嫌野味不夠,有此“村舍”、“古城”四字,田園景緻境界就更加清晰,“杖藜徐步”四字,詞人形象始出,“轉斜陽”三字,不僅為這已然絕妙的田園畫卷又抹上了一筆斜輝和一輪圓圓的夕日,而且透露了詞人久久徘徊,留連忘返之态。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意蘊深遠。從表層意思來看,詞人是在感謝老天爺在此酷然難當之際,普降甘霖,使得詞人在酷暑的熬煎之中,又得到片刻之清爽,能有興緻在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欣賞了林斷山明、亂蟬衰草的景緻,其情如翻空之白鳥,其思如照水之紅蕖;從深一層的意思來理解,詞人将三更之雨飾以富有人情味的“殷勤”二字,将“生活”之意寫成富有宗教色彩的“浮生”——意謂人生在此如浮遊之短暫,此岸世界不過是人類寓形于宇内的苦難的一瞬,而彼岸世界才是人的最終歸宿。這就不能不使人感到,詞人是由此及彼,由小見大,由一瞬而思永恒,由目前之甘霖清景而遠涉整個大自然給予它的恩慧:它永遠是詞人不棄的伴旅,在詞人痛苦的“浮生”中,它永遠會給予詞人以慰藉。這樣,詞人在這篇牧歌式的田園風光裡,就透露了對人生、社會以及對個人遭際所懷的不平之心,它與田園風光并不矛盾,恰恰相反,它們和諧地構成了這二重矛盾心理的田園小夜曲,委婉清麗,楚楚動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