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寵物

 > 去狗市養柯基

去狗市養柯基

寵物 更新时间:2024-06-13 09:36:43

柯基犬有兩個品種,卡迪根威爾士柯基犬和彭布羅克威爾士柯基犬都屬威爾士柯基,是英國曆史最悠久的一個犬種。

去狗市養柯基(鷹潭養狗人經驗分享)1

目前國内大部分養的屬于彭布羅克威爾士柯基犬。

去狗市養柯基(鷹潭養狗人經驗分享)2

去狗市養柯基(鷹潭養狗人經驗分享)3

我自己養的也是這個品種,我家的狗名字叫“哈秋”,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女朋友第一次見到它時打幾個個哈欠,所以就有了這個名字。

狗子介紹完了,那麼下面就給大家講講養狗需要知道的幹貨!!

去狗市養柯基(鷹潭養狗人經驗分享)4

去狗市養柯基(鷹潭養狗人經驗分享)5

一、吃~

首先一般買幼犬最好等短了母乳期在拿回來養,因為母乳裡面可能有一些抗體和大量營養,可以提高幼犬的免疫力,如果條件不允許,可以買些羊奶喂,注意不可以用人類食用的牛奶,狗狗會乳糖不耐受,吃了蒙牛伊利等牛奶會吐,請各位人多學一些知識,負起責任,以免讓自己的無知傷害自家狗狗。

去狗市養柯基(鷹潭養狗人經驗分享)6

幼犬喂養應該以狗糧為主,實體店狗糧是品牌的,安全有保障,但是價格普遍偏高,選擇淘寶的話,應該先了解狗糧品牌,劣質狗糧會添加各種誘導劑長期食用會讓狗狗得慢性病。狗糧的營養價格表裡排第一位的應該是“雞肉、牛肉”等名稱,出現“肉類、肉”等含糊名詞說明肉類來源不明,不建議購買,第一類是“谷物、澱粉”之類名詞說明狗糧動物蛋白營養成分不足,也不建議購買。狗糧喂食之前應該用開水泡軟在給狗狗吃,因為幼犬的消化吸收比較差。骨頭、過硬的食物例如磨牙棒在3個月内不建議喂食,每天喂的量狗糧包裝袋後面會有清晰的表格供參考,狗狗的體重每個月都要稱,并且及時調整喂食量(小狗長的很快,尤其中、大型犬),除了狗糧,還可以搭配煮熟的西藍花、胡蘿蔔、羊奶粉、肉罐頭(超市買水煮雞胸也行)等。

去狗市養柯基(鷹潭養狗人經驗分享)7

二、住~

狗狗住在家裡,一般條件允許建議把窩放在陽台,一是陽台東西少可以防止搗亂,尤其是邊牧、哈士奇等運動量大的狗,它們以前不是拉雪橇就是放羊放牛的,現在住在城市,如果不控制好,狗狗分分鐘可以把你家拆咯,也不可以殘忍的把它一直關在狹小的空間裡,如果你做不到每天帶它出去遛兩次彎,包括排便、做标記,那你還是不要養狗了,當然也有運動量非常小的狗,好像吉娃娃就是。還有就是狗窩的選擇,首先是大小,最好選擇狗狗成年以後可以适度活動的大小,不要太大,狗狗是穴居動物,适當的空間可以給它足夠的安全感:其次是材質,我用的是木頭的,木頭散熱性比較好,狗狗是非常怕熱但不怕冷的動物,鐵籠是大多數人的選擇,不是不可以,個人覺得避光性不是很好,感覺像監獄似的,運輸動物用的航空箱不錯,也便宜。

去狗市養柯基(鷹潭養狗人經驗分享)8

去狗市養柯基(鷹潭養狗人經驗分享)9

再就是大小便的問題,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很頭疼,其實吧,你如果花時間真的去了解狗狗,問題就不存在了。狗是很愛幹淨的動物,它們一般不會在自己窩附近拉屎拉尿,會盡可能選擇遠的地方,那麼我的做法是,它窩在陽台最左邊,那麼我就把尿墊放在最右邊,它如果拉在其他任何地方,我除了默默打掃幹淨,什麼都不做,不表揚也不要兇、打罵它,一旦它在尿墊上排洩了,迅速上前誇贊表揚撫摸它,慢慢的它就會去尿墊上拉了。

去狗市養柯基(鷹潭養狗人經驗分享)10

三、行~

狗鍊的選擇最好用P字鍊,杜絕買可以伸縮很長的那種寬帶式牽引繩,一旦在等電梯時狗狗沖出去了是非常危險的,類似事件新聞播報過,而且當牽引繩快速回收的時候會變的很鋒利,大家想象一下那種工具皮尺。背戴式的也不建議買,尤其大狗,尤其女主人遛,大狗看見自己的交配對象或者情敵時,背戴式牽引繩可以加大它暴沖的力量,女生拉不住。

四、訓練!

這個呀,也是很多主人頭疼的事情,我自己也在不斷探索,沒事時可以多去網上找找訓練狗狗的教學視頻,包括微博、抖音、各大視頻網站都有,說白了,無非就是讓狗狗知道,它做這件事是對的,能得到主人的表揚,會有吃的獎勵。狗是很聰明的動物,但也是沒什麼智商的動物,它們一切行為是靠本能和直覺的,不管你說的是中文還是英文,是狗語還是鳥語,狗狗都聽不懂,它們隻能感覺到人帶給它的情緒變化,喜怒哀樂它都能感覺得到,以及你的言行舉止。

去狗市養柯基(鷹潭養狗人經驗分享)11

去狗市養柯基(鷹潭養狗人經驗分享)12

去狗市養柯基(鷹潭養狗人經驗分享)13

最後和所有養狗、即将養狗的鏟屎官們,說一聲,狗是我們的朋友,如果決定要養,就要對它負責,同時也要對身邊的陌生人負責!祝你們的狗狗健康快樂的長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寵物资讯推荐

热门寵物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