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出來,他是個好人,”媽媽說,眼睛沒有離開針線活。“他不喝酒,挺穩重。”
“說真的,太太,我不嫁給他!”彼拉蓋雅忽然叫道,滿臉通紅。“真的,我不嫁給他!”
《廚娘出嫁》是俄國著名短篇小說巨匠契科夫的作品,廚娘本來一個人生活得好好的,忽然有一天保姆找來一個馬車夫,要廚娘嫁給他。廚娘萬般不願意,最後卻抵不住各方勢力,被迫嫁給了馬車夫。小說通過一個7歲孩童的視角講述了廚娘被欺辱的命運,在藝術上取得了很大成就,本文就從叙述視角、情節設置及人物表現上分析,對于理解這篇小說可能會有幫助。
叙述視角的獨特性,給讀者一種“戲中戲”的閱讀觀感叙述視角就是指叙述的角度。千人千面,從不同人的角度來看世界,傾向肯定是不同的。而不同的叙述視角會讓人産生不同的閱讀審美感受。
《廚娘出嫁》是以一個7歲兒童的視角來觀察整個事件,采用了内聚焦型視角,主要的視角來自一個人物,這其實是一種限制性視角。和全知全能的視角對比,在情節沖突上肯定是受限的。而在《廚娘出嫁》這篇小說中,作者在這個視角上還做了一層限制:格利沙通過鑰匙孔看向外面。這樣角度就更小了。
整篇小說中,其實是作者在引導讀者觀察,順着格利沙通過鑰匙孔的眼光來了解事情發生過程,這種觀察視角比較獨特,給讀者一種“戲中戲”的閱讀觀感,有一種特别的閱讀體驗。
首先,小說一開始,就向我們交代了小胖子格利沙聽到廚房裡有響動,于是他站在廚房門口湊着鑰匙眼往裡看。通過鑰匙眼,格利沙看到了一副以前從沒見過的事情。什麼事情呢?文中一開始就制造了好奇點。
這時候讀者帶着好奇心随着小胖子的視角通過鑰匙眼看過去:廚房裡有三個人,保姆、廚娘和一個小胖子從來沒有見過的人:魁梧結實的一個鄉下人,他正在喝茶,同時把糖塊咬得崩崩響(粗魯的形象)。廚娘在爐子旁邊忙這忙那,一刻不停,可是什麼也沒做(廚娘緊張、焦慮的心情)。保姆臉容嚴肅,同時又露出一種得意的樣子(嚴肅又得意,這是一個故事點很多的形象,或者說在她身上隐藏了巨大的信息)。
這氣氛太奇怪了。這三個人也很奇怪。通過他們的對話,格利沙明白了原來廚娘要結婚了。可廚娘為什麼要嫁給一個又窮又醜的馬車夫呢?
這不僅僅是格利沙的問題,也是讀者的問題——格利沙把問題抛給了讀者。
等到客人從廚房裡走掉,廚娘到正房裡來打掃。我們通過格利沙的眼光看到了”完整的、立體的“廚娘。可是這個廚娘在讀者的眼中是怎樣呢?她臉色通紅,仿佛吓壞了似的。為什麼她會感到受到如此大的刺激?
我們再通過格利沙的眼光,聽到廚娘和媽媽大聲說自己不嫁給馬車夫。可是不管廚娘願不願意,一個星期日早晨,格利沙往廚房裡看時,驚訝得呆住了。這裡正在舉行一場婚禮。
他聽到廚娘的大聲哭泣,廚娘之前各種賭咒發誓不嫁給馬車夫。但她還是嫁了。
廚娘的相親、戀愛、婚姻都讓格利沙覺得不可思議。他無法想象這麼别扭的事情是怎麼發生的,以至于他暗暗想結婚一定是丢臉的事。聽到廚娘大哭,他暗想。“他們要把她帶到哪兒去呢?
通過格利沙眼裡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心裡想的把整篇故事講述的生動、細緻。在小說中格利沙整個感官都調到起來,而讀者也跟着他看、跟着他聽、跟着他想。
通過兒童視角來講述故事的并不少。但是作者為什麼要用兒童這個視角來講故事呢?這有什麼好處呢?在語言上通過兒童視角進行原生态的叙述,會讓人感到一種天真淳樸之感,又因為孩童往往童言無忌,更能直擊問題之核心,引人思考。兒童因為天真浪漫,可以說一些成年不能說的話,可以做一些成年人不會做的事,兒童所理解的世界和成年的世界往往有巨大的不同,通過兒童的單純反襯成人世界的複雜、虛僞,從而會使得小說形成巨大的反差,增添小說魅力。
蕭紅的《小城三月》也是以一個孩子的視角講述了一個悲劇故事,《小城三月》是蕭紅人生中最後一篇小說,在思想上和藝術上都達到了一定高度,這和小說獨特的叙述視角是分不開的。它在語言上也采用了孩子的口吻,并運用了複調的語言,有一種特别的童趣。
《小城三月》全部都是采用“我”第一人稱視角,這和《廚娘》不同。在《廚娘》這篇短短的小說中,叙述視角是格利沙的,讀者覺得“我”就是格利沙,一直是被格利沙的視角牽引着來觀察及了解信息,從而對普通的日常生活産生“陌生化”,達到戲劇效果。但是準确來說,《廚娘》并不是第一人稱視角,而是第三人稱視角,這樣形成一個效果,讀者可以沉浸在兒童視角,又可以從兒童視角過渡到成人視角,脫離了他的視角,讀者得以站在另一個層面反觀整個事件,引發自己更深的思考。
這份思考就是是什麼造成了廚娘的悲劇?是男權社會的專制使得女性權益得不到保障。而在這篇篇幅短小的小說中,除了叙述策略,在具體的情節設置上,作者又是怎麼來深刻的突出這個主題呢?這就要說到契科夫的“情節策略”。
淡化情節使小說具有解讀的多樣性契科夫的小說大多截取日常生活中的片段,他注重日常生活的表現,用筆精煉, 在寫作上他認為要把一切多餘冗長的累贅删去,契科夫認為:我寫的時候,充分相信讀者,認定小說裡所缺的主觀成分,讀者自己會加進去。在這種理念下,契科夫的部分小說有時并不特意注重情節,甚至還有意的淡化情節,造成場景的缺失,而這部分缺失由讀者自己填補。他相信讀者的閱讀智慧,讀他的小說,讀者可以有更多的參與感,以及有更多的審美體驗。
例如:
第二天,廚房的生活回到以前的軌道上,一切風平浪靜的時候。奇怪的是,隻有保姆偶爾戴上新頭巾,做出莊重嚴厲的臉色,出外一兩個鐘頭,大概是到什麼地方去辦交涉。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保姆去哪裡了?交涉什麼?什麼事情需要交涉?為什麼要戴上新頭巾?
之後有一天傍晚,廚娘和保姆正在專心地剪裁一件什麼衣服時,媽媽走進去,說:“你,當然,可以嫁給他,這是你的事,不過,你要知道,他不能在這兒住……你知道,我不喜歡廚房裡有外人坐着。……你要注意,要記住……而且我也不許你在外面過夜。”
媽媽說這話是什麼意思呢?馬車夫又來找過廚娘,并且在廚房過夜?而且廚娘晚上并沒有呆在家裡?到底發生了什麼?廚娘被馬車夫脅迫?作者并沒有給我們交代清楚。隻能讀者自己去猜想了。
而在這之後,一個星期日的早晨,廚娘的婚禮開始了。
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在廚娘各種不願意的情況下,保姆為什麼這麼熱衷給廚娘找對象?而作為媒人,馬車夫應該對她表示感謝,但文中根本不是這麼回事。當保姆勸馬車夫喝酒時,馬車夫斜着眼睛看了看白酒,然後看了看保姆狡猾的臉,他自己的臉上就也現出同樣狡猾的神情,仿佛說:“不,我不會上你的當,老巫婆!”作者這麼寫是什麼意思呢?馬車夫非但不感激保姆,對她還充滿了戒備。保姆為什麼一定要可憐的廚娘嫁出去呢?這不僅是格利沙的疑問,也是讀者的疑問。
高明的作者不會把作品寫得太滿,總是會給作品留下諸多的空間。同為短篇小說大王,契科夫的小說留白和莫泊桑的不同。
莫泊桑善于制造故事結構,情節設置巧妙,在故事中故意留下空白,例如《我的叔叔于勒》《珠寶》。莫泊桑就像一個偵探一樣把線索抛給你,但是你得自己動腦,去把線索弄清楚,自己得出答案。
在《珠寶》中,郎丹夫人是一個很好的妻子,她之前去戲院時還主動邀請丈夫。她辛苦操持着這個家,讓丈夫不用為家裡的事情煩憂,在窘況的經濟情況下,甚至還可以給丈夫準備精心的各種高檔食物。她唯一令丈夫不滿的是,她喜歡各種假珠寶。可是看到後面我們知道,這些假珠寶其實都是真珠寶。那麼這些假珠寶從何而來呢?答案不難得出。那麼她邀請丈夫一起去戲院,是以退為進為了以後獨自出門做準備嗎?她到底愛不愛丈夫?看完小說你會有這些疑問,這是作者留下的空白,它不存在情節上的省略。它是通過故事構造來造成留白。
莫泊桑
契科夫的小說則不采用這種套路,它并不是特别注重故事結構以及情節沖突,在情節設置上,他有時候會通過直接砍去場景描寫和各種交代來淡化情節,為了達到沖突效果,他更注重人物心理狀态的變化,通過對日常事物特殊化的描寫,造成一種“陌生化”感覺,帶給讀者心靈沖擊。
契科夫善于塑造各式各樣的小人物形象,通過細緻的、客觀的描寫,他塑造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典型性小人物。而在《廚娘出嫁》中,人物并不多,這篇小說篇幅也很短,可是作者運用各種藝術手段,真實的再現對廚娘施壓的幾個小人物,是他們合夥造成了廚娘最後可悲的命運。
人物形象分析:各方面的力量造成了廚娘的悲劇廚娘為什麼要嫁給一個自己并不喜歡的人?廚娘嫁給馬車夫,保姆是直接的推動者。對于廚娘來說,是一股威逼的力量。
在廚娘表示馬車夫年紀大時,她說道:“他四十歲還不到。再者你要年輕的幹什麼?傻娘們兒,臉子好不頂事。……你嫁給他就是,保管沒錯兒!”
廚娘堅決表示不嫁時,她又說:你就喜歡跟那些郵遞員和家庭教師擠眉弄眼!我們的家庭教師來給格利沙溫課的時候,太太,她老是對他送媚眼。哼,不要臉的東西!
到了晚上,保姆和廚娘在兒童室裡的帷幔後面叽叽咕咕說話。她在勸說廚娘?她為什麼這麼賣力?
在婚禮當天,保姆又喝多了,連茶炊都沒燒。保姆極力促成這件事的動機是什麼?聯想到前面小說開篇,“保姆狡猾的臉”,她在這樁自己極力促成的婚事中到底扮演着什麼角色?
她自己也是女人,也身在底層,為什麼對廚娘威逼利誘?她不是不知道廚娘根本不願意嫁給馬車夫。
小說中對廚娘的描寫很細緻。廚娘的反映、各種行為動作、語言,作者幾乎是全方位的在寫道,廚娘隻有一個字:不。她極力在抗拒。
首先,文中通過小胖子的視角,我們知道廚娘是拒絕的。她一刻也不停地伸出顫抖的手去拿刀子,拿叉子,拿柴禾,拿抹布,身子轉來轉去,嘴裡嘟嘟哝哝,弄得東西乒乓地響,可是實際上,她什麼事也沒做。保姆突然給她拉來一個人,她完全蒙了。這個人又老又醜,她為什麼要嫁給他?
這個人走後,廚娘到正房裡來動手打掃。她仍然很激動,手足無措。她的心思完全不在工作上,她茫然的拿着掃帚,連掃帚沒有碰到地面上都不知道,她機械的揮動着掃帚,站在角落裡,一連掃了五次。
她大聲對保姆說:我不嫁給他。說了好幾遍。吃飯的時候,她仍然心神恍惚,以至于碟子和刀子不住地掉在地上。廚娘為什麼這麼恐懼?結婚的時候,廚娘終于放聲大哭。她在悲歎自己的命運終于無法挽回。
保姆自己也是底層人士,為什麼要這麼逼迫她?不由得想到《祝福》中的柳媽。柳媽隻是一個《祝福》裡面的一個小小配角,她是一個幫工,她并沒有什麼壞的心眼,相反她主觀上還想幫助祥林嫂逃離苦海。于是她不斷地給祥林嫂講各種“贖罪”的方法,最後給祥林嫂造成無法支撐的精神負擔,導緻祥林嫂精神崩潰,最後死亡。柳媽知道祥林嫂的死亡,自己需要負責嗎?她不知道。她覺得自己是善意的,切切實實在為她着想。這更增加了祥林嫂的悲劇性。
保姆在文中充當了柳媽的角色。但又和柳媽有區别,柳媽對自己的行為是不自知,她認為自己在為祥林嫂考慮。而保姆更像是和馬車夫達成了什麼交易,所以極力促成這趟婚姻。保姆在文章中是一個狡猾的壓迫者的形象。
媽媽呢?媽媽屬于上層社會,是另一個階層。如果說保姆對于廚娘而言是一種威逼的力量,那麼媽媽在保姆整個事件中扮演了一個冷漠、自私的角色。她對下人的事情一點毫不關心。
當廚娘滿腹心事想找一個人說說話時,媽媽連頭都沒擡說:他是一個好人。當廚娘激動地大聲說道:我不嫁給他時,媽媽說:你不要胡鬧,你也不是小孩子了。這是終身大事,得好好想一想,不能馬馬虎虎,這麼嚷叫是沒好處的。你這人也真愛裝腔作勢。
要注意媽媽這些話是評價性和總結性的話語,而不是談心。有意思的是,媽媽在做出評價性和總結性的話語後,接着問道“你喜歡他嗎?”連問了兩次。這不是關心,而是窺探。這是帶有刺人隐私般的歡樂。
媽媽要求廚娘不能在外面過夜,馬車夫不能住在家裡,其實在某種程度上默許了廚娘和馬車夫的關系。媽媽甚至直接對廚娘說,嫁給他,這是你的事。而在廚娘結婚那天,媽媽因為沒人燒茶水,很生氣。父親和媽媽的态度一樣,對下人的事情漠不關心,他對媽媽說:“你何必叫大家去娶親和出嫁!這種事跟你什麼相幹?要是他們想結婚,就讓他們自己去結好了!”
再來看馬車夫。馬車夫在文中出現并不多。當保姆問他的收入時,他說自己能養活自己,說不定還能讓另一個人過上幸福的日子,這說明他的生活是捉襟見肘,一個連自己都難以養活的人,能給他人幸福嗎?而且馬車夫說這些話時,斜起眼睛看了看廚娘。
注意,這裡馬車夫是“斜起眼睛”看自己未來的妻子。這肯定不是情人眼裡出西施,也不是對對方好感的一看。他為什麼要娶廚娘,也許隻是因為年紀大了(快40了)、也許和保姆達成了某種交易。總之,他并不是因為喜歡廚娘而要娶她。到後來,才結婚第二天,他就對太太說要支配廚娘的薪水。這個婚姻對他來說實現了利益最大化。
其他的人,大家都拿那個馬車夫跟她開玩笑。四鄰的廚娘和使女不知道從哪裡聽說這裡在做媒,都來了,大家可以嘁嘁喳喳一直談到夜深,覺得這是一件很歡樂的談資。沒有人關心她的痛苦。就像《祝福》中那些看客形象,他們從四面八方趕來聽祥林嫂失去兒子的故事,“歎息一番,滿足的去了,一面還紛紛評論着”,冷漠、麻木,愚昧無知的看客是造成祥林嫂悲劇的元兇之一。世界上的看客大抵相似,《廚娘》 中一衆看客同樣也是壓倒廚娘的那根稻草。
在他們的熱鬧下,是廚娘一人的獨自哭泣聲。但她的哭聲沒人聽到。全篇作者用大部分的筆墨在寫廚娘的痛苦、通過她的動作描寫、語言描寫,讀者實實在在看到了一個被各方勢力壓迫卻毫無反抗能力的年輕女子形象。
廚娘的痛苦是真切的,她的反抗卻是微弱的。
保姆對于廚娘而言是一種威逼的力量,媽媽在保姆整個事件中扮演了一個冷漠、自私的角色,其他所有人則扮演了一種看客的角色。這股股力量徹底把廚娘推向了悲劇的境地中。
隻是除了7歲的小男孩格利沙。格利沙不明白為什麼廚娘要嫁給又老又醜的馬車夫。“婚姻匹配”不僅僅在成人眼裡是一條規則,在小孩子眼裡也是順理成章的。他認為媽媽嫁給爸爸,表姐嫁給表姐夫至少是般配的,他們衣着幹淨,都有講究的衣服,皮靴也老是擦得挺亮。可是又老又醜的馬車夫算什麼呢?
小說中雖然沒有對廚娘的外表有一絲描寫,沒有交代她的年齡,沒有交代她的外貌,但從小孩子的這段描寫中,我們知道還不到40歲的馬車夫至少和廚娘是兩個世界的人,他們完全不般配。以至于格列沙質疑保姆為什麼一定要可憐的廚娘嫁出去呢?這也是讀者關心的問題。
在媽媽問廚娘喜不喜歡馬車夫時,格列沙暗暗在心裡說道:“她應該說她不喜歡他!他同情廚娘,但是因為他隻是一個孩子,他不可能把自己的話說出來。
在廚娘婚禮上,他聽到廚娘的痛哭聲,他還在暗想為什麼爸爸和媽媽不來給她撐腰呢?這句話真是諷刺。如果是成年人的角度,就不敢這麼寫。但從孩子的角度,這樣寫就有一種很強烈的諷刺效果。
最後格列沙想道:“佩拉格娅(廚娘)本來自由自在地活着, 要怎麼樣就怎麼樣, 别人誰也管不着, 可是, 忽然間, 平白無故, 出來一個陌生人, 這個人不知怎麼搞的, 居然有權管束她的行動, 支配她的财産。
格列沙最後的這段話是此篇小說的文眼。它通過一個7歲孩子的想法,表達了一種無可奈何卻又荒誕而真實的現實。同時對造成廚娘悲劇的那些人做出了控訴,(在孩子眼裡)廚娘本來可以好好活着,(當然我們知道這是不可能的,造成廚娘悲劇的正是當時的社會制度),可是突然出來一個人,現在要剝奪她的行動和她的财産。這是對當時社會的抨擊,在男權社會,女性是作為男性的附庸,沒有自主意識,沒有話語權。
這給我們提出了一個思考,在男權社會,女性該如何保障自己的權益,女性如何争取自己的正當權利。女性該如何奮鬥,才能和男人平起平坐?當下,女性在各個方面同工不同酬的情況還很普遍,就說就業,許多招聘啟事一聽到女人30了,就是拒絕。女性權益的保障還有一條很長的路的要走。
小說中最後格列沙拿了一個蘋果遞給廚娘,這是廚娘在殘酷世界裡感受到的唯一一點溫暖。這份溫暖是一個小孩子給的。這和成年世界的虛僞、冷漠、各種利益糾葛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反差。這可能也是作者之所以用兒童視角來寫的原因所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