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條友們有沒有注意這樣一種現象:
在農村老家,有時候有不用的碗盆丢在院子裡,一場雨過後,這些容器裡盛滿了雨水。一段時間後,神奇的現象發生了——碗盆裡出現了很多紅色的小蟲!而且是成群出現,在水中來回扭動,人一靠近就會沉到水底。
相信經過這樣一描述,很多人腦海中都浮現出了熟悉的畫面。
那麼,這種幼蟲到底是什麼呢?
搖蚊的後期幼蟲
這種生物的學名叫作搖蚊幼蟲,是搖蚊在水面産卵并孵化出的幼蟲,和蜻蜓幼蟲一樣,都是屬于變态發育。也就是說,幼蟲階段在水中生活,這個階段不斷積累營養物質,成蟲階段就會從蛹中羽化成為具有飛行能力的搖蚊。至此,搖蚊幼蟲就完成了蛻變,并繼續進行新一輪的産卵繁殖。
後來經過查閱資料,小編對這種生物越發感興趣了。原來,搖蚊幼蟲又叫作紅血蟲,在河流、水坑、湖泊、池塘等各類水體中都有廣泛的分布,其生物量常占水域底栖動物總量的50%~90%,可以說是非常普遍了。
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搖蚊科昆蟲多達5000種,與常見的蚊子外形上比較相似,主要的不同在于觸角上密生細毛,就像羽毛一樣。另一個不同是,它的口針已退化,不具吸食的功能。因此,和平時吸血的蚊子不同,搖蚊并不會咬人。
搖蚊成蟲,具有羽狀觸角
搖蚊幼蟲的耐低氧能力很強,這也是它們能在富營養化甚至有些惡臭的水溝裡生存的一個原因。生命力如此頑強,着實令人刮目相看!
說了那麼多,搖蚊幼蟲在生活中到底有什麼用處呢?在這裡可以明确的告訴您,不僅有用處,而且用處還真不小!
搖蚊幼蟲營養物質豐富,蛋白質含量占幹重的42% ~63% ,脂肪占2%~8%,因此可以為魚蝦提供營養豐富的優質餌料,更重要的是,這種餌料是完全免費的,然而好多人竟然還不知道。
下面講一件關于小編的親身經曆。
小編曾經在2018年7-8月份嘗試過用搖蚊幼蟲飼養高體鳑鲏與白條的試驗,結果是出乎意料的好。那時候正值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水體溫度高,微型的浮遊動物和浮遊植物含量多,這就為搖蚊幼蟲提供了充足的天然餌料。
發育早期的搖蚊幼蟲
小編借助一個大白桶和一個中等大小的普通水桶開始了試驗。大白桶内用于養殖白條、高體鳑鲏等小型觀賞性魚類,大白桶内壁上還生長了許多附着性藻類,這也為白條提供了一部分食物;另一個普通水桶裡面是用來培養搖蚊幼蟲。
每次取蟲的時候,我采用10目左右塑料網收集搖蚊幼蟲,每次都能取出5、6隻左右。搖蚊幼蟲放入大白桶後,高體鳑鲏的搶食行為特别明顯,不停地追逐搖蚊幼蟲。 更為驚喜的是,鳑鲏魚由于營養跟得上,再加上水質條件很好,最後的發色很漂亮,體色鮮豔奪目,尤其是發情期的雄魚,簡直就是水族裡的大明星。
那一次的經曆告訴我,搖蚊幼蟲是一種最容易獲取的優質餌料,并且基本上常見的淡水魚類都愛吃。另外小編還在頭條上關注了名為"我的農村365"的頭條号作者,其中的"雷哥"也曾在小院的水槽裡喂養金魚。奇怪的是,他沒用任何人工飼料,但金魚卻長勢喜人、異常活潑靈動。
這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秘密武器不是别的,正是搖蚊幼蟲。 看來,搖蚊幼蟲在水産生物的飼養上還是大有用處的。
搖蚊幼蟲
親愛的條友,如果您家裡也有金魚、鳑鲏等觀賞魚類,不妨試一試用搖蚊幼蟲飼養,效果說不定也會出乎您的意料呢!
關于搖蚊幼蟲,您有什麼經曆想要分享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讨論!
想要了解更多關于水産養殖、漁業信息等方面的知識,歡迎關注小編! 最後,感謝各位的閱讀,也期待您的收藏,轉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