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是詞牌名。雙調,五十五字,押平聲韻。也是曲牌名。南曲仙呂宮、北曲大石調都有。字句格律都與詞牌相同。北曲用作小令,或用于套曲。南曲列為“引子”,多用于傳奇劇的結尾處。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此調很象兩首七絕相并而成,唯後阕換頭處稍變。雙調五十五字,前後阕各三平韻,一韻到底。上阕第三四句、下阕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對仗,不可不知。
《鹧鸪天·送人》
宋代:辛棄疾
唱徹《陽關》淚未幹,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
今古恨,幾千般,隻應離合是悲歡?江頭未是風波惡,别有人間行路難!
這首小令,篇幅雖短,但是包含了廣闊深厚的思想感情,它的筆調深渾含蓄,舉重若輕,不見用之迹而力透紙背,顯示辛詞的大家氣度。
《鹧鸪天·小令尊前見玉箫》
宋代:晏幾道
小令尊前見玉箫。銀燈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誰能恨,唱罷歸來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雲天共楚宮遙。夢魂慣得無拘檢,又踏楊花過謝橋。
詞寫春夜懷人,深情款款,搖曳多姿。上阕寫一見鐘情的感動。“太妖娆”,足見傾心愛慕之甚。歇拍兩句又是極限化的描寫,強調極端的陶醉之情和拼死拼活的行為。下阕寫别後的思念和渴望。春夜悄悄且迢迢,夜空高深莫測,美人是仙女,遙不可及,現實中不能相會,隻好付諸一夢了,夢雖虛幻,但卻是自由的,可以任情任性,無拘無束地愛。
《鹧鸪天·别情》
宋代:聶勝瓊
玉慘花愁出鳳城,蓮花樓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陽關曲,别個人人第五程。
尋好夢,夢難成。有誰知我此時情,枕前淚共階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
宋時的歌妓得以從良成為士人的小妾,已是相當美滿的歸宿了。能得到這樣結果的人并不是很多的。聶勝瓊這位“名倡”注重自己的前途。這首詞和它的故事,與樂婉同施酒監唱和的《蔔算子》詞所反映的感情來比較,結局的喜劇和悲劇性質雖然不同,但對于理解當時歌妓的命運和她們的心理,具有同樣的價值。
這是一首情詞,與姜夔青年時代的“合肥情事”有關,詞中懷念和思戀的是合肥的舊日情侶。可以看出,白石是一個至情至性的人,雖往事已矣,但時間的流逝和空間的轉換,加上人事變幻的滄桑,并沒有改變白石對合肥情侶的深深眷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