稭稈沼氣集中供氣工程可為農村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而且具有顯著地溫室氣體減排效益。稭稈沼氣集中供氣工程是以農作物稭稈、畜禽糞便等為原料,通過厭氧發酵産生沼氣,是對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沼氣替代傳統能源可減少CO2排放,本文将對稭稈沼氣集中供氣工程的溫室氣體減排效益作出分析,為沼氣工程發展和制訂溫室氣體減排策略提供參考。
一、稭稈沼氣集中供氣工程現狀
傳統的稭處理主要采用田間焚燒處置方式,既浪費能源,又造成空氣污染。稭稈沼氣集中供氣工程可将稭稈厭氧發酵産生的沼氣利用管道把沼氣輸送到各家各戶。與戶用沼氣相比較,集中供氣具有以下優點:
1、克服沼氣原材料局限問題
傳統發酵技術主要以畜禽糞便作為原料,然而一家一戶養殖方式正逐步被規模化、專業化的現代養殖模式所代替,原料短缺日益成為制約戶用沼氣發展的瓶頸。
2、克服沼氣池管理麻煩問題
傳統沼氣池一般進料、出料和攪拌比較頻繁,而且夏季産氣量大,“過剩沼氣”不能及時排出時容易漲池;冬季因低溫産氣不足,會影響正常使用。集中供氣實行專業化管理,保障用戶穩定、持續用氣。
3、有利于沼氣綜合利用
傳統沼氣池由于采用半連續發酵方式,往往存在發酵不完全、不徹底,不能有效殺滅各種病原,使沼液沼渣綜合利用受到很大影響。
4、有利于用戶節約用能支出
稭稈沼氣集中供氣,不僅日常維護全部免費,而且每立方米沼氣價格遠遠低于管道煤氣。
5、解決零氣集供
與戶用沼氣相比,沼氣集中供氣通過管道直接送到農戶家中,使農民像城市居民一樣用上管道燃氣。
沼氣集中供氣工程不僅使農戶省事省工省錢,而且管道輸送的沼氣壓力穩定、産氣量足。憑借相對于煤炭、天然氣和柴油等常規能源高性價比優勢,稭稈沼氣将成為當地村民用能首選。
二、稭稈沼氣集中供氣工程溫室氣體減排效益
1、生物質燃料稭稈CO2排放量
以業内學者提出的CO2排放量計算方法為依據,公式如:
CBM=BM×Ccont×Ofrac×44/12
式中CBM——生物質燃燒的CO2排放量,t;BM——生物質燃料的消耗量,t;Ccont——生物質燃料的含碳量,%;Ofrac——生物質燃料的氧化率,%;
稭稈的含碳系數為40%,氧化率為85%,稭稈的CO2排放量采用下列公式計算:
CS=S×0.4×0.85×44/12=1.247S
式中CS——是稭稈燃燒的CO2排放量,t;S——是稭稈的消費量,t。
以某工程為例,該工程每年消耗稭稈約160t,CO2相對分子質量與C原子質量之比44/12;由此計算出稭稈燃燒的CO2排放量約為200t。
2、沼氣利用替代煤炭使用時的CO2排放量
該工程每年産生沼氣9萬m3,假設每立方米沼氣可以替代2kg的煤炭,該工程每年産生的沼氣可以替代180t煤炭。我國無煙煤的熱值為24493TJ/Mt,碳排放系數為26.39Tc/TJ,民用部門的碳氧化率為80%;因此,甲烷作為燃料使用每年可以避免因煤炭使用而導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
180t×24493TJ/Mt×26.39Tc/TJ×80%×44/12=341t
綜上所述,該工程的溫室氣體排放為每年8605噸CO2當量。以國際碳彙市場價格(1tCO2=15歐元)計算,可帶來122.8萬元的經濟效益。
三、結語
稭稈沼氣集中供氣工程可有效促進中國可再生能源的發展,緩解能源危機,同時使用沼氣分析儀Gasboard-3200能夠有效的提高沼氣純度,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是減緩氣候變化的一個重要方式。
除此之外,這也效利用了農村生活和生産中的廢棄物,改善了農村環境質量,實現環境、經濟、社會效益的統一。
采用了國際領先的非分光紅外氣體分析技術及長壽命電化學傳感技術,能夠同時測量沼氣成分中的CH4、CO2、H2S、O2等氣體的體積濃度,測量準确度高,多組分測量氣體間無交叉幹擾。在制作工藝方面采用了雙通道設計,穩定性強,能夠進行自我診斷,可在線進行傳感器狀态檢查。
(來源:沼氣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